第11章(第1页)
她睡不着,翻出失火案的相关报道,认真地看起来。
画面中,记者站在烧得面目全非的咖啡店前,正详细介绍失火过程和救援情况。镜头扫到了坐在路边等待救护车的店员和顾客,因为伤势较轻,医护人员现场为他们处理伤口。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伤者,因为惊吓过度,大家都不愿面对镜头。就在镜头扫回店面那一瞬,一张熟悉的脸庞映入她眼帘。她将视频暂停、放大,仔细辨认。是他!
“什麽?你说那对母女没死?”张爱华站在落地窗前,看着窗外被黑夜笼罩住的庭院,没来由地感到一丝恐惧。
“大概率是。我们现在正出发去平丰县,看能不能找到救那对母女的村民。”电话那头的甘助理用不太确定的语气告诉她,他也是听泉海边的渔民说的。
张爱华愣坐在沙发上,回想当时李力言之凿凿向她彙报,那对母女被他杀死后推入海中,绝无生还的可能。她还记得他交给她一件信物,是什麽来着?她翻遍了书房也没找到,倒是看到了李力火化前她瞒着衆人扣下的手机。
李力的联系人不多,除了家人和老板张爱华,就是曾经共事的哥们和养老院的领导、同事。当初张爱华拿到手机时就细细地看了一遍,除了那则“寻人啓事”让人疑虑外,其它的都是很日常的交往沟通。
大约半年前,李力一直在打听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性,据他描述,此人秃顶,左脸有颗黑痣,一口黄牙,靠敲诈勒索为生。他找此人特别积极,几乎每天都在相关平台浏览搜索,还加了很多相关的群聊,给出的赏金也很高。
警方介入坠楼案时,张爱华谎称李力的手机一起被火化,因此她只能派人私下调查此人,到目前为止仍是杳无音讯。此刻,再次看到这条信息,她有了新的想法。
“太太,您的粥好了。”张晓丽突然出现在她身后,吓出她一身冷汗。她皱皱眉,并没像对待其他保姆那样责骂她。
自从药膳医好她的病后,她对张晓丽的看法有所改观,也很依赖她熬的粥,和母亲一样,每晚睡前必喝一碗。坚持了一段时间,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慢慢地,喝粥变成了习惯。
“放在桌上吧,以后进来记得敲门。”她边说边不动声色地将李力的手机藏好。
张晓丽虽被冤枉,但她从来不与主人争辩,应声退下了。
张爱华整夜开着手机,直到天亮也没接到甘助理的电话。
早上例会结束后,张莎莎留下了不在工作状态的张爱华。她此时还不知道她对程承的“关心”引来对方的猜疑,也不知道侄女私下在调查咖啡馆失火案。
“和刘总的合作我会派其他人接手,接下来你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吧!”张莎莎试探着抛出这个话题。
“合作刚谈下来就想卸磨杀驴?”张爱华冷笑一声,双手环抱着胸,故意呛她,“集团以后是不打算用我了?”
“我看你最近杂事缠身,怕你影响工作进度。”张莎莎似笑非笑走向她,语重心长对她说,“我这也是为你好!”
张爱华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双手搓着手臂,警惕又狐疑地看着她,半晌才吐出几个字,“不劳你费心。”
“那好,我刚看了看合同,项目落址需要双方勘查敲定,对方也说了,要有话语权的重要领导参加,要不你去吧!”
张爱华白了她一眼,她是在谈判桌上掌握大局的人,需要亲自跑项目?笑话!她果断拒绝。
见她要走,张莎莎立马说,“杀李力的兇手找到了吗?”
“这不是警察要做的事吗?”她反问她。
张莎莎想起她搬进养老院的怪异举动,在心里冷笑,并不打算揭穿她。“说也奇怪,昨晚我梦见李力了,他说他死得好冤吶!我就问,是谁害死你的?你猜他怎麽说?”
张爱华身子一凛,额头的筋跳得突突的,讥笑道,“你和他很熟吗?他还托梦你?”
“养老院的企业文化墙上有他的照片,每天盯着看,能不熟吗?”她悄声走到她身后,在她耳畔轻语,“后来我看见他走进了你的房间。”
张爱华吓出一身冷汗,迅速回身,面目扭曲地看着她,怒斥道,“你就瞎编吧!根本就没有的事!”
张莎莎见她如此失态,心领神会。“对不起啊姑姑,毕竟事关养老院,我不得不多关心关心。这案子一天不破,一天就不得安宁。还有那个报警人,据说是个女的,你说会是谁?”
张爱华被她搅得心绪不宁,她极其厌恶她用这种试探又疑惑的态度对待自己。“够了,我会用我的方式证明,我也是受害者!”
“看来姑姑最近确实是杂事缠身、情绪不稳,很难兼顾工作吧!”她盯着她用上好的粉底都遮不住的黑眼圈,轻笑,“算了,那项目我派别人去吧。”
“谁说我杂事缠身了?这项目我去定了!”
张莎莎背过身,露出满意的笑。
项目催得紧,张爱华办事向来讲效率,当天下午就收拾行李出发到百里外的郊区。张莎莎估摸她得天才能回来,便拿着程承给的地址驱车到了城南一处老破小的小区。
小区是上世纪八十年建的老式楼房,原来是某国企厂职工宿舍楼,现在成了外来打工人的聚集地。小区没有门岗,没有保安,甚至连刻在石墙上的名字都模糊不清了。
张莎莎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曾租赁过母女俩房子的房东黄姐。黄姐此时刚要出门跳舞,见又是来问母女俩行蹤的极其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