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凄清(第1页)
明希望着窗外,只觉得这些时日都没有这般难熬过。自那日收到吴希澈的回信,她心里便如同打翻了五味瓶,说不清是什么滋味。那句"我陪你一起找找活下去的意义",时常在她耳边回响,有时半夜惊醒,都觉得那字字句句刻在心底。
可她终究还是想死的。
只是世事难料,杨明雪太了解她的性子。这些日子,但凡她露出一丝轻生的念头,便有人守在身边。李姨娘更是派了好几个婆子轮番看着,连喝水用膳都要人盯着。这般严防死守,倒像是怕她寻了短见,坏了杨家的名声。
"小姐,该用药了。"初雨端着一碗汤药进来,面露难色,"这是姨娘吩咐熬的,说是能安神。"
明希冷笑一声。她知道李姨娘是怕她想不开,可这般拘着她,又能如何?终究是要嫁出去的。想到这里,她心中又是一阵烦闷。那些原本该属于她的荣光,此刻都成了他人的嫁妆。
"倒了吧。"她淡淡道。
"小姐。。。。。。"初雨犹豫道,"姨娘说了,若是小姐不喝,便要罚奴婢跪在这里不得起来。"
明希抬眼看她,果然见那丫头已经跪了下来。她心知这是李姨娘的法子,这丫头定是领了死命令,若不把药灌进她嘴里,便要在这里跪到天明。
"给我吧。"她接过药碗,一饮而尽。
庭院外传来丫鬟们的喧闹声,想必是在忙着布置喜事。这两日她虽足不出户,但耳边总能听见些许风声。说是东院那边摆了八抬大轿,光嫁妆就有十二抬,连远在江南的亲戚都送了贺礼来。想来那个占了她身子的人,此刻正在绣楼上精心梳妆,准备以最耀眼的姿态嫁入王府。
而她这里,却只有两三个丫鬟在收拾东西。李姨娘虽是费尽心思为她准备了一些体面的嫁妆,可到底比不得嫡女的排场。从前她最是看不上庶女的寒酸,如今却要自己尝这般滋味。
"预备吉服了!"外头传来嬷嬷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明希听见几个丫鬟进来的脚步声,还有绸缎摩擦的窸窣声。想是送她的嫁衣来了。这件嫁衣她曾见过一面,是李姨娘变卖了几件首饰才添置的。料子虽是上好的,却也比不得东院那边描金绣凤的霞帔。
待嬷嬷们为她穿戴停当,又听见有人拿了盖头来。一层薄薄的红绡垂下,遮住了她的视线。这般也好,至少不用看见那些令她心痛的景象。只是这盖头的质地,想必也比不得东院的那一顶。她从小在绣房长大,单是触手的感觉便知道,这料子差了不止一筹。
"姑娘,该去拜别老爷夫人了。"嬷嬷在外头轻声道。
明希深吸一口气,在丫鬟的搀扶下慢慢起身。穿过回廊时,她听见不远处传来阵阵喜乐声。那边自是热闹非凡,她这里却连个吹笛的都没有。也是,一个要做王妃的,自然要风光些;一个嫁与寒门,有这般体面便够了。
踏入正堂时,香烛的气味扑面而来。隔着红盖头,她只能看见影影绰绰的人影。父亲一定是坐在主位上,一如既往地威严;母亲想必在一旁,眼中盛满了对"明希"的期许。
等她跪下行礼,果然听见父亲低沉的声音:"往后在夫家,该谨记自己是杨家的女儿。"
这样的话,她听了十几年。从她记事起,父亲就在耳边灌输:女儿是要联姻的。诗词歌赋要学,不是为了陶冶性情,是要在贵人面前显得大家闺秀;琴棋书画要通,不是因为爱好,是要衬托出杨家教女有方。如今听来,这些话竟显得格外刺耳。
"明希。"
这一声轻唤让她心头一颤。是母亲的声音,却不是唤她。隔着红绡,她仿佛看见母亲慈爱的目光落在那个"杨明希"身上。
"明希,你要记住,你是要去做王妃的人。"母亲的声音温柔而庄重,"往后在王府,一言一行都要为杨家着想。"
一滴泪悄然滑落,很快被红盖头吸去。这般叮嘱,往日里她是最受用的。可如今听来,却如刀绞般难受。那个曾经满心满眼都是她的母亲,此刻怕是看都未曾看她一眼。原来在这杨家,她们姊妹不过都是联姻的工具罢了。嫁得好的,便是掌上明珠;嫁得差的,也只能自生自灭。
忽听见一声啜泣,她循声望去,只能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快步走来。是李姨娘。
"三小姐。。。。。。"李姨娘颤抖着声音道,想必是拉住了她的手,"我不指望你有什么大出息,只望你平平安安的。"那声音哽咽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往后在夫家,要谦卑些,忍让些。女人嫁了人,便是嫁夫随夫,以夫为纲。。。。。。"
听着这些朴实的话,明希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从前她最厌恶李姨娘这般卑微的样子,可此刻却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关切。至少,李姨娘是真心实意地盼着她好,而不是把她当做攀附权贵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