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95第九十五章 大穿梭机(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吃完晚饭之后,又进入了不知道干什么好的时间。

以往姜祎成这个时候在自己家里,大概也就是网上冲浪一下儿,顺便看看有什么有意思的视频或者同行儿们的直播录像。

被那二百亿债款压在头上,她也没法进行什么其他的娱乐消费。能够躺在自己舒适的床上放松心情,这就是在精神压力之下逃避现实的成本最低的方法了。

然而白沅家毕竟不是她自己家,而后天就要进行“天极光”空间站直播,姜祎成非得回自己家也不太合适,就只能有点儿尴尬地呆在这儿。

“对了……”姜祎成终于想到了一件听上去还算合理的打发时间的事情,“你还没试驾过我的穿梭机呢,要不要趁今天晚上试驾一下儿?虽说是可以挂到全自动模式,但要是对内部结构一点儿都不熟悉,那也说不过去啊,是不是?”

她那架配给“热寂”级长航程曲率驱动飞船的巨型穿梭机,的确不是住在地球的一般人能坐得惯的。

虽说在政治经济上人类文明可以大致分为“地月经济圈”和“火星经济圈”,但住在不同地方的人生活习惯肯定有相当大的差别。而地球作为太阳系内唯一的宜居行星,其上的生活不得不说还是比其他地外殖民地要舒服一些的——或者,用更准确的说法,是更“自然”一些。

一个与地球时代普通人生活差别甚远的地方是,当星际航行时代的人自称自己住在某个除地球之外的自然天体上时,他们事实上并不“居住”在那颗行星、小行星或者卫星上。

还是那句话,长期处于低重力环境对于人类的生理结构而言是相当不利的。因此个人信息里写着住址在月球基地、火星基地或者小行星带某行星表面基地的公民,只要不是特殊情况,则都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到1G重力环境进行恢复训练。像彭来等常驻木星卫星上的课题研究组成员,还会定期回到地球休假。

也就是说,虽然月球基地和火星基地加起来有数十亿居民声称长期居住,但事实上月球和火星压根儿就不适合人类居住①。

月球也就罢了,毕竟是地球的卫星,而且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无大气天然天体,建成科研社区和太空运输的存储中转区也是符合逻辑的。而火星基地的建立,则完全是那波脱离地球经济圈的有钱人“炫耀”的结果。

富豪们为了脱离地球社会的约束,强行在原本不适合移民的火星建成了一个新家园。同时火星基地的建成,本身也是资本自由支持者对其他人进行的技术和资源炫耀——最初的火星居民可正是当时人类社会中的“人上人”。而这些“人上人”给火星基地带来了新的市场,不少普通人也为了工作移民火星,主要从事各式各样的服务业。

有钱人们自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一周五天住在火星表面的玻璃全景房里,周末两天意识进入地府自由玩乐,让智能家居系统把身体送到去自动做定制的恢复训练。而普通人可负担不起这样的生活,同样是一周五天在火星表面工作,周末还得自己开着穿梭机离开地表基地,找个有模拟1G重力的环境休息,让自己的肌肉得到正确的牵张刺激。

因此,生活在月球和火星表面的人们常自称“候鸟”,而他们使用穿梭机的频率也比地球居民高出不少。

地球上的普通人一般要坐穿梭机也就是短途旅行,例如去周边空间站之类的,几个小时之内就能搞定。可对于那些生活在月球、火星或者小行星带的普通居民们而言,很多时候穿梭机反而要承担提供模拟1G重力的功能——因为去其他具有模拟1G重力的空间站还得住酒店缴费,不少手头儿拮据的普通人②都会租一架穿梭机开着1G加速,绕着天体转几圈儿就当是模拟1G重力的恢复训练了。

在穿梭机里呆上两天当然不如在空间站的正常房间里舒服,但因为省钱这也成了地外殖民地居民们的生活特色。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当飞船设计师们为了迎合地球居民短途旅行的需求设计出轻便小巧的穿梭机时,针对地外居民们有时候需要在穿梭机内短期居住的需求,单独卖给地外殖民地的穿梭机也被设计得越来越大。

姜祎成经手设计的这款“热寂”级配套穿梭机,虽然被销售人员戏称为“巨型八爪鱼”,但单独放到火星殖民地的租穿梭机市场或者穿梭机二手交易市场上-->>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