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叔祖裴葑现家学张茂马场救裴憬(第2页)
钜鹿郡公府的几个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人品性情学问他都有底。然而这位张郎君如何,他却是没数的。
因此张茂坐下后,裴葑一语不发,先对着张茂眯眼打量了一阵。
张茂面上做恭敬状,却暗自挺直腰背,让夫子看个够。
所谓相由心生,时人品评人才,先从貌始,裴葑的做法,并不算失礼。
良久,裴葑抹着颊下美髯,点头道:“光风怀抱兮桃花色,江教风流兮气如云。郎君年龄虽幼,却有乳虎啸谷之横阔气度,是个佳儿。君当勉之!”
这样的第一印象不可谓不高,张茂立即起身作揖,恭而受之。
裴葑又问他:“郎君几岁进学?师从何人?喜读哪些君子文章?”
张茂不卑不亢,一一作答:
“学生五岁受庠序之教,随邑中书院山长、诸师进学。十岁随父入征西军司,受教于家严,亦曾承恩于扶风武王府进学。去岁随父受诏回京,耕读于家,蹉跎至今。”
裴葑左眉略挑,撸胡须的手顿了顿,就是说,这小子只在乡里读了几年书,然后就去了军中,在自己老子还有扶风王手底下半工半读过几年,一直到去年回京。这水平……
张茂接着道:“家父好儒术,小子曾随阿父通读五经,偏好史家兵家,喜读《战国策》《孙子兵法》。”
哦,五经读过了,裴葑点头,随口抽取几句经义考较张茂,张茂都能对答如流。
裴葑放下心来,这孩子比起裴崇和裴该来差了一截,但比起同龄的少年郎君也算勤奋精进了。
他撸了撸美髯,对张茂道:“你既喜好史家兵法,史家老夫建议你自三传始。兵家老夫没有涉猎,不敢妄言,二郎自专就是。”又给他布置了《左传》前三篇的笔记作业,命他晚上补一篇释义来。
张茂其实已经通读过春秋三传,但是有名家教导和自己研读是两码事,赶紧恭身应是。
接着裴葑又考较了裴憬的《仪礼》、裴妍的《太史公书》。
裴憬和裴妍对老先生非常推崇,作业回得无比认真。
尤其裴妍,解读起《田单列传》来,可谓口齿伶俐。
裴妍这个年纪,自然不可能有多高深的见解,更多地是对文章的复述加上自己的感想。
张茂发现,无论裴妍说得有多浅薄好笑,裴葑都是先点头赞许,再深入浅出地引导她往更深层次去解读。即便痴顽若裴憬,亦频频点头,显然是听懂了。
听老先生讲课,大家只觉时间很快,可谓如沐春风。
张茂只觉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来之前,张茂特地从兄长的好友裴邈那里打听过钜鹿郡公府家学的这位西席。知道他是因得罪了“三杨”之一的杨骏,才被罢官免职,甚至还受过杨家的迫害。
张茂父亲的头上毕竟有着杨氏门生的帽子,原以为他多少会为难自己。没想到老先生对他的出身丝毫不以为意,待他一如平常后生。这份气度,足以令人敬佩。
河东裴氏,赫赫百年。恭孝德义,成家善根。
张茂似乎嗅到了这个百年大族隐于骨血里的风华和百年不倒的奥义。
裴葑到底年龄大了,讲了一个时辰后,就命他们小憩片刻,自己去后堂更衣。
裴妍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问一旁同样靠着缇几捶腿的裴憬:“阿母说,你们下午还要学数算和骑御?”
提起这个,裴憬来了兴趣,嚷嚷道:“是啊!就数这有意思。”
裴妍不高兴了:“凭什么你们学得这么好玩,我只能跟着老尚宫缝缝补补?”
这……课是叔父定下的,裴憬不敢置喙,只好安慰她:“阿妍勿忧,待阿兄弓马娴熟后,带你去郊外射獐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