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1页)
但他也有自己的责任,国家的重担,况且,夜澜的眸子太过真切,他不知该如何拒绝。既来之,则安之。……祁铭墨提着精心挑选的几本折子,就其中的观点,可于夜澜探讨好一会时辰,笑意融融地对议政居前杵着的侍官言道:“烦劳诸位通传一声,臣有事面圣。“侍官面露难色:“陛下于镇安王正在商议,怕是要等上一段时辰……““……是,吗。“☆、定国公府沿承着世家清贵与钟鸣鼎食的高门风度,书香缭绕精致清丽。那时的夜澜着一身白衣,无点滴纹路修饰,衬得眉目锋冷,就那样安静地站在丞相门前,恭敬言道:”心有壮志,不知丞相可否收留在下,做个门客。“彼时的苏老国公,尚是个丞相,与皇帝两相制衡的丞相。侍卫见这位公子面色俊俏,气度天成,且衣着不凡,一时不敢怠慢,便接了他的策论送至丞相处。丞相的书斋宽敞明亮,紫檀木架上兽首模样的香炉溢出几缕乳色清烟,丞相苏咎接过那一份策论,笔锋深敛,字字生花,文辞精炼,论据严谨,默读只觉辞藻生香,豪气顿生,连日政务疲忧被一洗而空。这策论的作者,叫他生出忐忑与期待。章末提名,叶澜。这文风,与先皇……他不敢多想,忙问携策而来的侍卫。“……是何人所论?““一个着白衣的少年公子,约十五六岁模样。“心下默算了时间,颤抖着声音:“快请。“先皇南巡时,曾指着波澜壮阔的长江江面,汹涌波涛激起千叠白浪,撞岸拍出碎玉浮珠,回忆宫中有孕的妻,眼角眉梢都柔和下来。“苏咎,待孤的孩子诞生了,便要为他起名为澜,夜澜。“后来,陛下南巡途中遇刺,他心下不安,顾不得悲苦八百里加急赶往京都,果不其然,王爷早存了谋逆心思,他匆匆带人护住后宫,保住走投无路的皇后,密送出宫,并将陛下随身携带的皇权世袭玉佩给她,告诉她,陛下已为小皇子起了名字,澜,夜澜。皇城大乱,他不过一介凡人,做不到手眼通天,皇后离宫后在诸多刺杀中难觅其踪,任他苦寻了十余载。朝野之上,金銮宝殿,刀斧手层层围住,剑拔弩张。那人举着份假诏登于帝位,几个激烈老臣当即撞了柱子,后来陆陆续续告老还乡了一批人,他杵在那里,知道自己不能退,一旦他走了,这个天下,便当真是这个逆贼的了!苏咎望向门口,她逆光而行,身姿像是一道山峰,身后晕出光华。他眼眶湿润,好像这个背影,他已经望了许久了。“你,叫什么名字?““夜澜。““木叶的叶?““暮夜的夜。“是的,那般骄傲的任,面容姝丽却不显得娇弱,气度浑然,贵气天授。面容依稀看得出先皇后的模样,可那周身的气度,俨然是另一个先皇。她看着他,看他两鬓斑驳,眸中热泪盈眶。乱军当道,苦的不仅是民,还有官。夜澜不由真切佩服自己的父亲,在位期间,敢于分权且善于分权,敢于用人且善于用人。即使那昏君苦心谋权,却仍有这样一批为民请命,不畏生死的官员,凭仗依托着泾渭分明官制齐备的朝堂规章,与那昏君死磕到底。即使下一刻人头落地,却也能用着清瘦的身躯支撑这个风雨飘零的王朝。他们底下尚背负着千万民众的生计,或许他们可以挂冠而去独善其身,但他们不能,先皇曾教过,为官是为民。他们能放弃这个君王,但是放弃不了自己身后的百姓。这是他们的使命所在。十五年,已经等了十五年,该是了结的时候了。苏咎接过夜澜递给他的环龙佩,一汪碧光溢在手心。“噗通“一声跪了下去,叹着:”苍天有眼。“如今,已是大夏泓奕帝的夜澜站在苏府门前,看着她父亲当年题的宁国公牌匾,笔力深厚,古朴雄浑,仍沐光闪烁。苏老国公于她,如慈父严师,老国公辅佐他登基后,便言称退朝,将手头权力全都放于夜澜,然她遇到了困惑不解之际,总要寻他解惑,或求政或问道,总能明白许多新的东西,收益良多。苏咎已近花甲之年,仍神采奕奕,正在自家院子里,兴致勃勃地翻地种洋芋,夜澜还来帮他挥了几铲子,本想问问身体饭食,但……还是算了吧,不用问了。“今日又是来问什么?“苏咎满不在乎地将脏兮兮的袖子往上卷了卷,接过夜澜递过浸了水的帕子擦了擦脸。“前几日看战烈英属时想起的,我极厌那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想着可筹办’义学‘。即不论贵贱,凡大夏百姓皆可入内读书学习,所有花费皆有国库支出,不收民之分文。先生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