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9章 黎阳攻防战 一(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

曲一直稳定保持在两屯200人规模,由于各个校包含部的数量区别很大,因此到校这一级规模略有不同。

比如中央军北军五校是两曲一部,一校含两部兵力800左右;而步兵校尉和戊己校尉则是五曲一部,一校虽然只有一部兵力却有千人。

到汉代末期随着军阀割据,军队编制开始变得混乱,原先的建制难以适应频繁的交战,各地军阀逐渐按实际情况常常作出改变,最终十曲组成一校成了主流。

郭援是大将军右校尉,分管右营十曲两部合计两千步兵,韩猛是大将军左营军司马,现在左营两千人归他带。

接到支援黎阳的命令后,两人和孟岱的军队到达邺城郊外,汇合刘琰的骑兵,总共六千六百步骑,加上三千多民夫运送辎重,上万人扎下营地一眼看不到边。

按惯例将领出征家眷需要留在城内,就是说袁熙和刘琰只能去一个,审配坚定执行惯例寸步不让,气的刘琰想骂人,争执很久袁熙主动留下才算了事。

邺城到黎阳并不算远,照刘琰的性子带马军三天就到,可混编军队就不成了,步兵排成几列纵队行进,民夫运送辎重铠甲都跟在后面,人拉肩扛一天走不出四十里。

孟岱还解释说现在有大路可走,速度已经算快了,前面还要渡过荡水和清河,两条河流与黄泽湖相通,今年秋季雨水大,河道泛滥起来全是泥巴地,一天走二十里都费劲,主要因为辎重车拖慢了整体速度。

荡河和清河都不宽流速很缓慢,因为河道浅的关系,平时泛滥成灾也不需要架桥,挽起裤脚淌水就能过去。

不过两岸到处是泥泞,离着荡河还很远,路就就逐渐泥泞不堪,果然如孟岱所说,泥巴地里头一天只走了二十里,第二天别说二十里,十五里都没走上。

两条河之间短短五十里,大军在泥巴地里走了五天,到了清水河边彻底傻眼,一天前这里刚经历过一场暴雨,已经不能简单的用泥泞形容。

到处是水坑分不出深浅,不知道哪一脚踩进稀泥,半条腿就会陷进去半天拔不出来,人还好说,主要是辎重车没法过去。

要过河就要寻辎重车找能走的路,下游有黄泽湖只会更泥泞,只能朝上游寻找,遇到坑洼辎重车每前进一步都需大家一起帮忙。

找出十几里总算过了河,时间也过去三天了,邺城到黎阳全程不到两百里路,上万人用了半个月才走到,等到了黎阳所有人都累的疲惫不堪。

“您能来我很高兴。”袁谭很感动,六千生力军连官骑都带来了,不能不说助力颇大。

“兄长,咱家破事儿忒多,我太累了。”刘琰见到袁谭就抹眼泪,不能不说太惨了,泥地里不能骑马,价值连城的蜀锦鞋包了一层泥巴壳,好在没丢在稀泥里,也算庆幸。

二弟一家夹在中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现在能做到这一步很不容易,袁谭感同身受:“我知您来意,多不必讲我留下便是。”

“这可是涨声望的好机会,你不会放弃吧?”刘琰吓了一跳,看这意思我要不来你还打算跑路怎么的?

“南岸出现曹军游骑,大军可能随时来袭,我家主公作为袁氏家主深明大义,决定在此处与曹贼对抗到底!”

辛评高举大义旗说的正气凛然,之后话锋一转帜解释了想离开的原因:“黎阳城小,我军兵多粮草又不足,空有其志也无可奈何。”

这回换成刘琰感动了,河北不是软柿子,只要兄弟齐心谁来都不怕,环顾一圈没看见逄纪:“怎么不见逄护军?他不是运来不少粮草辎重吗?”

袁谭冷脸甩动袍袖:“杀了。”

刘琰点头哦了一声,水端到嘴边立刻意识到不对:“啥?杀了!为啥呀?”

“我家主公几次申请援兵,那审配等人只遣逄纪一干老弱是何道理?”

“逄纪构陷田别驾于前,诈称遗嘱交恶懿亲在后,此等小人不杀不足以平愤!”

郭图大义凛然说出两个理由后递过一张纸:“威硕你看。”

纸上是邺城给袁谭送来的支援目录,甲胄兵器倒是不少,可粮草数量却让人心里发寒,估摸着只够袁谭支持一个来月。

逄纪是中护军执掌袁绍幕府军事,管的将领多手底下却没多少直属军队,官渡战后与孟岱一样没得到补充,就一千来人能押运多少物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