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拥千山完(第2页)
浩浩荡荡的兵马驶向静安侯府,层层叠叠将侯府围了起来,为首之人一剑劈开了大门,带着人气势汹汹闯了进去,惊得侯府内的下人四散逃脱。
然而他们四处搜寻,几乎将整个院子都翻了个遍,都没有发现静安侯世子的身影。
听着窗外的犬吠声,沈临渊轻笑一声,抿了口茶,将目光重新投向眼前的老者。
“不知,柳将军认为我的提议如何?”
橘黄色的灯火下,青年神色如常,似乎并未因为外边那些兵荒马乱的声音而感到慌乱,反而气定神闲,胸有乾坤。
柳风听惯了静安侯世子的恶名,却还是第一次亲眼去瞧瞧眼前的青年。这一看之下,心中便是涌起了极大的震动。
像啊,实在是太像了。
眼前这人和他那个骄傲的大女儿,实在是像到了极点。
恍惚间,他又想起了当年那件事,眼神黯了一瞬。自从小女儿死去后,他每日都沉浸在后悔里,当年将两个孩子调换,是他一生之中做过的最错误的决定。
眼下,如果能将所有的错误拨乱反正,那他无怨无悔。
柳风缓缓抬起眼眸,眼神是前所未有的锐利,仿佛要将眼前的青年给洞穿。属于征战沙场的铁血将军的气势自他身上溢出,那是让人毛骨悚然的地狱气息,可沈临渊却仍是那副气定神闲的模样,甚至连神色都不曾动过分毫。
瞧着这样的青年,柳风心底赞了口,他沉声道:“希望你能遵守你的承诺。”
“沈岁向来说到做到。”
青年的声音沉稳而又坚定,柳风终于放松了下来,那一瞬间,他好像苍老了数十年,可脸上却又带着释然的笑容。
他望着沈临渊,眼神中忽然漾起了些许泪光,道:“好孩子,你很像你的母亲……”
“有空,去宫里看看她吧。”
沈临渊转动轮椅的手一顿,他转过身,侧头望向柳风,俊秀的容颜有一半藏在黑暗中,让人看不真切。
唯独声音里那一丝轻笑,让人听来浑身发寒。
“将军说笑了,我的母亲早已过世了。”
说完,他转过身子,再不看柳风,转着轮椅推开了门。门外,越无端一直静静等在那里,听见门扉开启的声音,那霜雪似的眸子一下子漾出些许温柔。
沈临渊不免笑了出来,他走过去拉过对方冰凉的手,放到嘴边哈了一口,“抱歉,让你等久了。”
越无端摇了摇头,他本能地想抽回手,可不知为何,当他看见那双灿若星河的眼神后,所有的挣扎与抗拒都化为了乌有。
墙外灯火闪烁,脚步声越来越接近,不多时,便有人闯了进来。一见到沈临渊,为首之人的眼神都亮了起来,他清了清嗓子,高声道:“传陛下旨意,沈岁散布谣言,祸乱人心,就地格杀。”
说着,他一摆手,示意身后的人将沈临渊与越无端团团围住,无数闪着寒芒的兵器指向手无寸铁的两个人。
为首之人抬着下巴,居高临下道:“刀剑无眼,世子若是安分些,卑职会让你死得更痛快点。”
“至于这位……”他将手中的刀刃指向越无端,眼神刻意在对方脸上停留了许久,接着发出一声轻挑的笑,“想必就是这次的新科状元吧,确实是一位绝色美人,可惜了。”
说着,他便狂妄地笑了起来。
可那些笑声却被一道清越的声音打断了,越无端站直了身子,目光如能破开诸天丑恶般决然冰冷,身上的官袍猎猎飞舞。
“袁齐,庆安六十一年生人,如今的禁军护卫。”越无端神色一凛,冰冷至极地说出一桩桩一件件令人胆寒的事件:“元和十九年,与太子勾结,陷害赵侍郎一家谋反。元和二十一年,买通科举主考,公然舞弊。元和二十六年,于太清池杀害……”
越无端闭了闭眼,声音微颤:“侯府下人。”
沈临渊离开后,陆远曾将一张纸递交到他的手里,那上面写满了太子这些年来,和谁曾有过暗中来往,又做过什么害人之举。
一桩桩,一件件,证据确凿。
交给他纸后,那个狐狸似的男人还饶有兴致地笑道:“我很期待你能护着世子走到什么地步,别让我失望了,小朋友。”
恍惚间,越无端又想起沈临渊曾对他说的那句话。
“我要你成为大夏朝最锋利的剑,上诛昏聩,下伐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