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 65 章(第2页)
“老爷夫人自有章程,你就是再心疼小九爷,能越得过老爷夫人?”忠叔一句话将李婶儿给堵了回去。
秦朔不知李婶儿与忠叔私下的对话,此时他令人套马驾车,换上鲜亮的皮裘大衣要往朔州城去,“我也好段日子没去将军府了,正好去向嫂子们请教请教。”
马车自郊外田庄往朔州城驶去,秦朔原以为会看到一个张灯结彩、热闹喜庆的朔州城,可是一路走来,四周都是静悄悄的。挑起窗帘往外瞧去,路上行人行色匆匆,到处都是灰扑扑的,不见一丝喜庆。
“这是出了什么事吗?”秦朔心中疑惑。
马车一路畅通无阻直至将军府前停下,秦朔怀揣着疑惑下车。因为没有提前知会,将军府的众人并不知秦朔今日回来。守在将军府外的门子见挂着将军府令牌的马车停下,立马满脸喜色地向秦朔迎去。
“府上还未开始操办年节的事宜?”秦朔瞧着光秃秃的将军府大门,既不见大红灯笼,也不见红绸彩缎。
那门子被问住,脸上的笑容一顿,支支吾吾道,“府上一贯如此,不兴过节热闹。”
秦朔心中疑惑更甚,心道,便是再不兴热闹,可是过年还是要过的吧?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便是穷苦人家,到了年节也会给家里小女娘扯上一段红头绳,割上块肥肉,一家人团坐一桌吃上一场热闹的团圆饭,欢欢喜喜过大年的。
“三嫂、四嫂。”见过两位嫂子,秦朔便问出心中疑惑,直接道,“府上可是遇上什么难处了?我一路走来,观家中丫鬟仆人们都没什么喜色。”
三嫂罗氏是个直肠子,秦朔一问,她脸色的笑容便挂不住了,拧着眉头,蔫蔫儿道,“这越到年关,我这颗心啊就恨不得提在手里过活。”
秦朔还不解,一旁的四嫂杨氏拍拍罗氏的手臂,说道,“你这没头没脑的一句,小九哪儿知道怎么回事。”说着令人先给秦朔脱去皮裘大衣,端上一碗热汤驱寒。
等秦朔一碗热汤见底,杨氏才道,“咱们大凤朝过年节,北戎部落却不过的。”
此言一出,秦朔立马明白了其中的原由。又听罗氏愤恨道,“这些蛮子野人最可恨了,他们心知年节是咱们的大节,每年都会挑着这个时候来找咱们的不痛快。便是抢不到些什么,可也够恶心人的。”
年节也就是春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喜庆日子。可是朔州城的百姓们却从来过不得一个安生年。
哪怕有两位秦将军在乾元关镇守,知道北蛮子打不到朔州城来。可是谁家没个男丁在乾元关当兵,朔州城中多军户。一旦战起,那就免不得要流血,谁知道这几日的血会流到谁家儿郎的头上。
因此,在他处欢欣喜庆的年节在这朔州城却是和战争、死亡、流血画上了等号,让人如何开心颜呢?
“刚来朔州城的那几年,我与三嫂不是没想过将这年节操办起来,心想着,苦也一天,乐也一天,何不快快活活过大年呢。”杨氏道。
“可这心里的苦与担忧哪里是挂些红灯笼,放几个炮竹就能消散的。”杨氏苦笑道,“到后来,竟然是咱们入乡随俗,草草过年节了。”
罗氏噘嘴嘟囔道,“日子可够提心吊胆了,要是让人明明心中担忧得要命,面上还要一副快活欢喜的模样,那不是要逼死人么。”
如果连担忧与痛苦都要隐藏,那日子真真是没过头了。
&nb-->>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