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听见死神的声音17(第5页)
既然是游戏,按游戏剧本来说,真凶绝不该是渺渺人海中,主角从未听闻过的人物。
明明连自己的身世来历都想不起来,可姜意眠偏偏记得,她曾经总结过这类悬疑案的特点。
即,真凶与主角犹如凶杀故
事里的两条线,两个重要人物。
假如两条直线永远平行,这个故事将会变得平淡、割离,冲突寥寥。
唯有让这两条线交汇,让两个角色在某个时刻不经意地正面交锋,才能增加刺激感,给观众一点儿线索,或一些错误印象,用以反转。
故而,真凶一定在主角的视线盲区,一定在案件的边缘徘徊。
真凶就在她罗列出来的名单之内。
再考虑到姜爱国生死垂危之际,描述凶手的年轻,几乎道出凶手的真实身份这一要素。
不难推测,真凶应该是姜爱国认识,但关系疏远,可能仅限于知道姓名的人物。
故此排除蒋深在内的专案组组员、浪漫港全体警员。
排除迷惑视线成分极高的福山岱案件相关人员。
排除善后环节才会出现的犯罪团体人员。
排除转校生陈晓文。
因姜爱国经常接送姜同学上下学,大大提高他对同班同学、班级老师等人的熟识度,降低嫌疑。
于是仅剩傅斯行、季白、其他不知名的学生与年轻老师们嫌疑颇高。
其中。
姜爱国生前十分避讳心理治疗,打死不肯迈进幸福咨询室半步,从未与医生当面打过招呼。
这事局里人尽皆知。
傅斯行符合要求。
而季白作为姜同学隔壁班的同学,多次参加各类竞赛的天才,如同学校一块活的金招牌。
即便他鲜少出现在校园内,学校红榜依然频繁张贴他的获奖信息,不无可能被姜爱国看到。
他也符合要求。
以上两位,前者长期潜伏在姜同学周边,后者几次三番出现在敏感时间段。
他们是姜意眠心里真凶的前二候选人。
她心里有更偏向的人。
所以她抛下钩子,以身犯险,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是等。
等他自投罗网。
等下个回答周期的到来。
耐心地等。
作者有话要说:凶手日记:
【我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