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页)
意识到这一点后,苏念浑身呆滞的坐了下来。
是项羽在骗他吗?项羽故意以虞子期带话说小晚重病为借口,从而将自己支走,目的何在?
苏念之前一直没有把这件事把撒谎这件事往项羽身上靠,就是因为他觉得项羽乃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向来都是直来直去的,不太可能会用这些坑蒙拐骗的手段,可他哪能想到这浓眉大眼的家伙竟然也会撒谎?
那么项羽撒谎的目的是什么呢?
自己现在显然和项羽是站在同一条同一阵线上的,而且苏念自问也没有露出什么破绽来,到底是什么事导致项羽会对他撒谎?
难道是自己露出破绽,惹起项羽的怀疑了?
想到这里,苏念心中一紧,不过他仔细琢磨一阵就发现这种可能性其实是非常小的。
毕竟以项羽的为人,如果知道自己其实是来他的军中做卧底的,那么恐怕会直接被处理掉,哪还会玩这么多心思?
那真实原因可能并不是自己暴露了,而是因为有什么事不适合自己知道?
苏念忽然想到了一个很可怕的事情,在鸿门宴之时,苏念认定刘邦已经守不住咸阳城了,整个咸阳城的命运将会落到项羽的手中。那么自然也包括依旧留在咸阳并未离开的子婴全家。
当时苏念向项羽为子婴求情了,而项羽也非常干脆的答应了不会为难子婴的,所以苏念一直没有往这件事上去想。
可现在想想的话,除了这件事之外,项羽并没有其他理由要把自己先支走了。
这个可能性并非没有,反而是相当大的。事情其实已经很明了了,显然项羽当时为了顾及自己的情面,不好直接拒绝他的请求,所以才会答应饶过子婴一命。
可那只是表面上答应而已,项羽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想要杀掉子婴的…
后来恰好虞子期回了咸阳,项羽便借口说小晚身患重病时无多,将苏念暂时支走,从而他便可以问心无愧的处置子婴。说是问心无愧倒也不对,最起码他不用当着苏念面将事情搞得太难看。
如此说来的话,苏念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暴露的风险,反而是子婴的处境会极其危险。
将整个事情的脉络理清之后,苏念的第一反应便是再回咸阳。
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这种时刻千万不能冲动。
子婴身为大前的末代皇帝,他为子婴向项羽求情已经是不太正常的事了,毕竟他之前的身份是和秦人有仇的,现在要是执意在此事上过多纠结,非但救不了子婴,反而会将自己拖下去,而且最重要的是咸阳距离彭城太远了,按照他这一日的行程来算,两地相距至少也在1700里左右,往来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
而现在距离他从咸阳离开已经过去这么久,若项羽真的想要支开自己之后再对付资阳。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现在子婴其实已经死了。
子婴是一个相当固执的人,即使到了大秦覆灭的前夕,子婴仍然做出了一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谋划。而在他的谋划之中,他的性命是可以随便舍弃掉的,后续的计划则要苏念来完成。
可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苏念并非往日的扶苏。若他死了,那么他的计划注定无人完成…
摆在苏念面前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从项羽在棘原坑杀降卒以及不惜撒谎欺骗自己也要杀掉子婴来看,项羽对秦人的仇恨是非常深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虽说蒙毅此时是在为中原百姓与匈奴人对峙着,可蒙家也毕竟世代为秦人,禹城的那些精兵也都是秦军,那么项羽怎么可能会容得下他们呢?
很有可能发生的局面就是数十万蒙家军非但得不到中原的支持,反而会腹背受敌,处境更加危险。
这样一来局势可就相当不妙了,而且这种局面也是苏念万万不想看到的。
因为这样一来的话,于私来讲,苏念和蒙家军关系匪浅,他实在不忍心看到蒙家军腹背受敌,沦落到终将覆灭的地步。
于公来讲,在冒顿单于的统帅统帅之下,匈奴人的实力空前强大,中原的军队无法齐心协力,如何能够挡得住气势汹汹的草原骑兵?
如今大秦已灭,多路诸侯并存,显然项羽是中原的话事人了。
而项羽又对秦人如此仇视,局势真是相当不妙。
不过此时苏念可身在彭城,可以说是偏居一隅,对于那些相当遥远的事他也是有心而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