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新旧观念的碰撞(第1页)
鹤鸣楼现在坐镇后厨的是吴绍海请来了同门师弟,不过年纪同样不小,马上要到六十岁了,在普遍温度能达到40到50度,极端情况下能到60度的后厨里,根本办法坚持下去。
所以每周仅仅会有两天的时间,在后厨里全程盯着。
很不巧,今天对方不在。
“师傅”
“师傅”
“师傅”
等吴绍海进来后,凡是看见他的厨师,都暂时停下了手中的活,恭敬的向他问好,将众人手上的工作扫视一遍后,他淡淡的点下头,说道:“都各自干好自己的活。”
同时对一位身材矮胖中年厨师喊道:“建华,随我过来。”
听到师傅喊自己名字,胡建华把手里的活交给帮厨,并大声的叮嘱众人,一定要加快动作,尽快上菜。
吴绍海走到后厨的通道口的角落,尽量避开后厨的喧嚣。
“师傅,您怎么过来了,应该提前知会我们一声。”胡建华关心的问道,并搬了把椅子把让他坐下。
“我要是不来看看,咱们鹤鸣楼招牌都没了。”吴绍海说完这几话,深深叹了口气,连容貌都苍老了几岁。
“师傅,您这是说哪里话,咱们在金陵的鲁菜馆子里,可还是排第一啊。”
“那是以前,以后呢。”吴绍海眼眸缓缓抬起,看向自己的徒弟,“你跟着我有二十年了吧。”
“二十三年了。”韩建华说道,“打我十六岁那年,从老家来到鹤鸣楼,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二十三年啊,人这辈子有多少个二十三年啊,咱爷俩就算不是亲父子,那也差不多了,你和我说实话,一年多的时间,咱们鹤鸣楼变成现在这副样子,你为什么不和我说。”
胡建华默然不语,在沉默良久之后,他才说道:“师傅,生意不好做啊,去年口罩那档子事,几乎把行业彻底打没了,咱们后厨这几十号兄弟,都是大半年没有收入,那些年轻的倒还好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拖家带口的兄弟们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后来生意上来些,敬辰便把店内的座位猛加,比原先足足多加了50餐位,对此兄弟们没有怨言,都是铆足力气干活,为的就是多挣一点,攒点钱,心里也能稍微安稳一些。”
胡建华不是不知道菜品的质量迅速下滑,但在质量和数量之间,他们还是选择的数量,选择尽快挣钱,谁都不能保证,同样的事情还会不会再来。
“爷爷,你怎么来后厨啊。”
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走了来,相貌和吴绍海有几分神似,正是吴绍海的孙子,吴敬辰。
吴绍海的儿子走的早,只给他留下这个大孙子,所以在吴敬辰身上,他没少下功夫,从小让对方接受最好的教育资源、去最好的商学院读书,在将鹤鸣楼交接给吴敬辰的时候,他是抱有极大期许,完全没想到会造成现在的问题。
“我一个厨子,不来后厨来什么地方。”他瞪着眼前的吴敬辰,“你真是有本事啊,一年的时间搞成如今这副鬼样子。”
“爷爷,我哪里做的错了,一年的时间,我把客单价提升了27,销售额提升82,有什么问题吗。”吴敬辰不解的问道。
“你还有脸说,谁让你私自增加座位的,咱们中餐的后厨需要多大你不知道吗,从我师傅传给我的时候,前厅和后厨就是五五分,现在您把前厅多加了那么多人,怎么保证传菜速度和质量。”
吴绍海气愤的用手撑着大腿,努力的支撑自己坐直身体。
可吴敬辰却不以为意,“爷爷,你那都是老黄历了,科技进步和流程优化,都是可以提升劳动效率,把那些多余的步骤删除,再配合分工协作,应对咱们鹤鸣楼目前的生意是为完全没有问题的,我还想着,等明年再从金陵开两家分店,等以后,还可以开到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