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轰mdashmdash(第2页)
老师说话,许嘉年也说话。
许嘉年对小组成员说:“我们也来点火吧。”
丁叮举手:“我有带打火机和蜡烛!”
许嘉年最近正沉迷实验不可自拔,严肃说:“野外点火有野外点火的方式,厉害的大人不用带打火机也能点火。”
其他人纳闷:“不用打火机怎么点火?”
许嘉年:“钻木取火啊!”
其他人有点敬畏,也有点好奇:“那你试试?”
许嘉年立刻准备了起来!
他先搭建火堆,把细木柴错落塞在石头坑中,然后再将普通木柴头尾相搭,以“井”字型压在石坑上方,搭了三四层后,又在中间塞上较粗的树枝,并向其中填充了容易燃烧的纸团、羽毛、细木屑,洋洋洒洒丢在火堆上方,以备万一。
漂亮的柴堆让同组的人对许嘉年产生了信心。
此时,许嘉年开始准备点火了。
他先尝试钻木取火。
拿一块事先用小刀挖了个孔的木板垫在柴火堆上,再拿一根尖头木棍,木棍的尖端抵在木板的孔隙上,双手戴上手套,开钻!
吱吱吱。
吱吱吱。
吱吱吱。
五分钟后,许嘉年满头大汗,木板上连个火星都没有冒出来。
五个同组小伙伴深感无聊,有三个转去看别的小组生火。
许嘉年同样气馁,但他还有第二种备用方法,凸透镜点火法!
他从背包中再取出凸透镜与报纸,把报纸铺在柴堆之上,用凸透镜迎向太阳光,聚光点火,火星落到木柴上,自然生火。
光通过凸透镜汇聚,在报纸上点出一枚明亮光斑!
这引起了周围人的一声惊呼,几人目光炯炯,盯着许嘉年手中的凸透镜与报纸上的光点。
又是五分钟过去了。
光点微微摇晃,报纸还是报纸,火光还是没有。
转回来的三个人又转向他方,还顺带走了剩下两个人的注意。
这是怎么回事,这点火方式也太麻烦了!
许嘉年气咻咻拿走了凸透镜和报纸。他左右看看,小组成员全看着别人的火堆。他于是快速从口袋摸出一个打火机,还悄悄将一点食用油浇在木头上,然后将报纸团团,
点燃,丢进搭好的柴堆之中!
这一回,效果出奇的好。短短时间之内,火焰呼地腾空而起,烧灼木柴,噼啪作响,直蹿众人小腿,和其余只有小火的火堆的截然不同,引来了其余人的目光,就连老师,经过的时候都要多看一眼,还特别称赞:
“许嘉年这一组的火堆搞得不错。”
权威的肯定引来更多的关注,崇拜和询问开始自四面八方传来,种种赞许声中,小孩子格外志得意满:
书上说的有些东西真是又麻烦又无聊,但还有些东西确实有用,是人类正确的发明。看来以后评判一个知识的好用程度,我还要亲自尝试才对。>>
点火之后,大家开始煮东西。
这就对许嘉年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他转移目光,巡视营地,寻找新的有趣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