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页)
周青云打了个哈欠,漫不经心答:“嗯,不妨事。唉!衙门里人口多,当差辛苦,个个肚大如牛,一日三四石粮还不够。我操着这份心,夜不能寐,缺了觉,失礼了。”
“大人,这事好办,小生能替大人分忧,凑巧家里还有些。李隆,安排下去,尽早凑齐四百石好粮,打发可靠的人送去衙门。”
“才借了那么些,又来要你的,这……不好吧?”
“大人节用爱民,访贫问苦、尽职尽忠。小生敬佩不已,虽也有一颗报效的心,苦于身子破败,动弹不得。家里别的没有,既做着粮食买卖,库里总还是有一些存货的。”
“那就有劳了,也不必全拿那细粮,粗的糙的也行。过后我补文书,待上边的赈灾粮一到,悉数归还。”
赈灾?
这里不临水,这季节不旱不涝,两三百年内没翻过地龙。没有灾情,哪来的赈灾粮?除房盛外,其余人全看向了他。
房盛不做他想,点头应是,仍旧看向廊下那只旧铜铃。
周青云跟着看一眼,又说:“你家的肉干做得不错,比别处的香,又耐放。我听祺祥兄
佟善,之前的垃圾知县
提起你们家,说的是百样好,今日上门,果真如此。好哇!好哇!”
“过誉了。”房盛咳了几声,有下人抱着水捂子
给水壶保温的棉兜子
上前,取出里边的瓷瓶,奉到他嘴边。他抿了一口,挪开嘴,接着说,“我这身子,薄如纸,风一吹就咔咔嚓嚓。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这有什么?这瓶子好看,不知里边的东西什么味?”
“药味。”
“噢,”周青云站起身,来回踱几步,又打一哈欠,再说,“家里女眷出来不方便,就劳动你们领着捕快过去量吧。”
大管事咳了一声,连使几个眼色。房盛抬手招人,看的正是他。
“你亲自送殷捕快进去,先去我那院里,叫她们不要闹,谁惹事,我就送谁出去。过后再送到二房,一样的道理。二婶爱出门,叫她不要嫌麻烦。”
“是。”
这边继续,殷若那边回来得很快,拿了备用的册子和笔,快速写完,再上前禀报:“大人,这府里还有外来的女客,不愿意出来,我没见着面。”
周青云看向房盛。房盛咳完,缓缓道:“是亲戚,孀居两三年,很注重名声,连我这个表哥也轻易见不着。她夫家有官身,带着文书,白事一了就走,还请大人通融。”
女人的名节是天大的事,周青云却恍若未闻,只问:“多大的官?”
“本省的督粮道员,右参议,从四品。”
“你这妹夫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大的本事?”
房盛清清嗓子,垂眸答:“是亲家伯伯,妹夫是攒典
粮仓办事员
,年五十。”
“哦……我正为这粮食的事犯愁呢,要是能见上一面就好了。可惜可惜!”
这一声拉得长,不知是为这年龄,还是为这行当。
房盛接连咳了两三声,回头吩咐李管事:“为家千的事,差爷们日夜辛劳,你打发人去铺子上,将肉干鲜货装上几捧盒,尽快替大人送到。再看看铺子里还有什么好货,每样拣一些。”
“你这也太客气了。对了,你兄弟的案子,有了些眉目,过几日就能定案,到时我叫人抄一份案卷送来。”
“多谢大人费心。这里人多气味杂,我陪大人到园子里走走吧,寒菊开得正好,想请大人赏脸逛逛。”
下边的人又开始忙活了,周青云招手,叫来殷若:“捕快过来,这点心盛出来不好收回去,我牙疼吃不下,又不好辜负房公子的情意。你把它们吃了,不要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