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八章 作死(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王姮了解楼彧,对于他擅自做主将驿站让出去的行为,也十分的理解,并无比的配合。她命人将马车驶离了驿站,停在了几十米开外的官道旁。这时,天色黑了,雨也停了。小厮们围上来,将车架卸下来,牵着两匹马去空地上喝水、吃草、休息。马车硕大的车厢,则被稳稳的安置在石块上。王姮也顺势下了马车。阿棉设计并督造的马车,确实宽敞、舒服。可一天下来,总是在固定的空间里待着,还是会觉得憋闷。更不用说,今晚还要在马车里住宿。王姮索性就趁着这个时间,先下车,在周围活动活动。黄泥土地被雨水淋湿,变得十分泥泞。奴婢们便准备好了木屐。下车前,王姮、王棉、郑十三等都换上了木屐。“下了雨,虽有些寒气,但四周很是清新。”穿着木屐,下了马车,鼻息间便都是泥土的湿润、草木的清香。王姮不着痕迹的活动了一下四肢,放目远望,四周都是空旷的荒地。一侧,是驿站。另一侧,则是几十个上百个帐篷。这些都是她和楼彧的兵卒。篝火旺盛,人声鼎沸。上千人的大部队,瞬间就让这方原本寂静的天地变得热闹起来。“他们都喝了姜糖水?没有人着凉吧?”就像楼彧一样,对于自己人,王姮还是非常照顾的。她敢在野外的马车里住宿,敢如此张扬的进京,靠的就是这些人。他们,是她的根基。将来进了京,亦是她的底气!“放心吧,他们都没事儿!”战场都去得的大男人,平日里也没少出操、拉练,淋点儿雨,根本不算什么。楼彧跟在王姮身边,轻声说道。他不是“不食肉糜”、“不知人间疾苦”,他自己就饱受锤炼,更不会“娇惯”那些粗糙的兵汉。王姮听楼彧这么说,也就放心了。她左右环视一圈,发现这片空地,除了有条小河外,再无其他景致。兵卒们都在烤火、用饭,仆从们忙碌着整理货车。王姮的几个贴身丫鬟,则忙着收拾马车。庖厨等,也都开始埋锅做饭。穿着木屐,踩在烂泥里,王姮慢悠悠的转到了谢太夫人、王廪所在的马车。同样的双驾四轮马车,车厢很大,完全装得下两个病人,六个孩子,以及贴身服侍的人。王姮习惯性的询问了谢、王两位长辈的情况——比如,可有什么不舒服啊?有没有想吃的东西啊?再比如,王姮会详细回禀他们的行程,接下来的安排等等细节。还是那句话,做戏做全套。只看王姮对谢太夫人、王廪的态度,哪怕知道他们三个亲人之间,并没有太过深厚的感情,也会忍不住感叹:九娘果然善良、纯粹。即便是不慈的长辈,她也全心全意的孝顺。王姮:……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得最好。套用阿棉的一句话,就是骗人先骗己。王姮倒不是给自己洗脑,自我欺骗的认定自己是个以德报怨的孝女贤孙。而是她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名声!她要好名声!为了至纯至孝的美名,她可以付出一定的代价。再者,口头上的慰问而已,随口一说,不费力气,并不算难事儿。“我果然是个自私的人。”她没有纯孝的心,想到的只有自己的利益。在这一点上,她也果然是谢太夫人的亲孙女儿、王廪的亲生女儿。王姮知道自己不如表现的美好善良,但她的一言一行,落在王二郎等庶弟庶妹眼中,那就是世间最好的人。“阿姊善良又孝顺!”“是啊是啊!她不只是尽心尽力的照顾大母和阿父,对我们也好!”“阿父昏迷了那么久,还能醒过来,都是阿姊的功劳!”“没错!我听楼家的府医说过,似阿父这样的情况,万中无一呢。”王家的几个庶子庶女,对谢太夫人、王廪母子两个,其实并没有什么感情。甚至于,王二郎还怨恨他们的凉薄。但,再怨恨,王二郎也必须承认,对于尚未成年的他来说,有个阿父还是有些作用的。王二郎没有忘记,那晚在驿站,亲眼看到嫡母砸破了阿父的头,阿父一声不吭的昏死过去的可怖场景。那一刻,他甚至忘了仇恨,满心都是惶恐:没了阿父,我该怎么办?王廪再不慈爱,他也是王家的顶梁柱。顶梁柱倒了,王家这栋大厦也就倾覆了。还是抵达河东后,见到了嫡姐,确定她不会舍弃他们,王二郎纷乱的心,这才稍稍定了下来。随后,阿姊不止安排他们住处,还给他们请了先生读书,身边亦安排了伺候的人儿。还有弟弟妹妹,也都得到了稳妥的安排。就连八郎那个刚刚咽气的生母,也被阿姊安葬在了王家新建的墓地里。,!没有祖母、阿父,他们的日子,似乎过得更好了。如今,更是有机会跟着阿姊一起回京。京城啊,那般繁华,还有那么多的文人雅士。王二郎很是想念,他更是知道,京城的机会最多,绝对比河东那个偏僻的乡下好。原本,听闻阿姊封了公主,即将进京,王二郎是担心的。他怕阿姊会把他们丢在河东。毕竟,她只是姐姐,自己也未及笄,还是半大孩子呢。他们与她不是同母所出,他们都是卑贱的庶孽,姐姐作为继承家业的嫡长女,即便将他们这些庶出弟妹卖掉,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当然,阿姊的名声会受损。但,名声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有的时候很重要,有的时候却又一文不值。王二郎等人的性命,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捏在王姮这个嫡姐手里。那段时间,王二郎半夜里睡不着,也会忍不住担心:阿姊应该不会丢下我们吧?没想到,阿姊这般好,竟愿意带着他们一起进京。阿父竟也醒了……他们的靠山又多了一个。王二郎将这些都归功于王姮:一定是阿姊孝心感天动地,这才唤醒了阿父。至于王姮是否借用他们来刷名声,王二郎不是没有怀疑。但,那又如何?君子论迹不论心。不管阿姊心里怎么想,她的一言一行就是孝顺的、友爱的。王二郎不止一次的告诉自己、以及弟弟妹妹们:阿父是阿姊救回来的!我们最大的依靠就是阿姊!这王家家主,阿姊便是唯一的、最合适的人选!“……阿姊,您放心,这一路上,我和弟妹们都在照看阿婆和阿爹!”王二郎收敛心神,低声对王姮说道。王姮点点头,许是“歹竹出好笋”,又许是庶出的身份,王二郎等庶弟庶妹,除去还没有长牙的王八郎,其他五个,都是乖巧、聪明的。王姮还不敢保证他们是否有良心、懂感恩,这些也并不重要。王姮最看重的,还是几个庶弟庶妹是否聪明。聪明人,即便没良心,也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而有良心,却太过蠢笨,依然是拖后腿的猪队友。王姮觉得,王家有一个王廪就足够了。下一代的王二郎等,只要不犯蠢,王姮就愿意提携。“二郎,你极好!”王姮满意了,又跟其他几个弟妹说了几句,便离开了。王姮没有返回自己的马车,她和楼彧继续溜达。来到沈度的马车前,两小只请安,问候,并告知先生:驿站已经让给了卢国夫人,他们一行人就在官道旁,凑合一宿!若是不愿意睡马车,也可像那些兵卒一样扎帐篷!这些物资,王家、楼家最不缺。沈度早些年就:()攀金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