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节(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汤州看着邢玉的脸,噗的一声笑出声。

邢玉有些不满,“你笑什么?”

汤州轻叹气,“笑我的阿玉也老了!阿玉,我还记得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你年轻漂亮,一支霓裳羽衣舞就把我迷的神魂颠倒。”

汤州本是江湖人,他的父亲是雪山派的掌门汤毅,汤州从小就跟着汤毅生活,性子自然放荡不羁。

幼时的他除了和汤毅习武外,也喜欢在江湖上四处游荡,四处结交朋友,做行侠仗义之事。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

可自从星燎二十六年,汤州因参加了武举,因武功高强而入朝为官后,他就再也没入过江湖。

那一年他才十八岁,一介武夫的他说话粗声粗气,豪气干云。

他入朝谢恩时,只被封了一个小小的正四品下的右军将军。但他心里并不曾怨恨官职太小,因为汤毅与他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而这就像做官一样,做官也要先从小官做起,若先不将小官做好,从里面汲取做官经验,又有什么能力去把高官做好呢?

星燎二十八年,他在朝廷上遇到了一生挚友——明征。

那一年的明征只有十五岁,明征因文采斐然而被人举荐给了萧哲,他在萧哲亲自主持的殿试上,成功考中进士,被赐同进士出身。

后来萧哲看了他的文章后,心中震惊。

小小年纪,不仅学富五车还深谙治国之道,他是个忠臣贤臣、诤臣能臣,是个爱民如子,为国为民的清官。

萧哲激动不已,南陌有他在,至少能旺三代。

但可惜啊,萧哲老了,而明征还很年轻,明征辅佐不了萧哲,萧哲便只能把他留给子孙后代,并且留下遗言,此人可骂可贬,唯独不能罚不能杀,更不能伤其心,使其心灰意冷,不再为南国效力。

明征为南国效力,那是后代君王的福分,不为南国效力,那就是后代君王的不幸。

这条遗言成为了组训,由萧哲传给了萧景楠,又从萧景楠传给了他的子孙后代。

明征为人刚正不阿,他是非常正义的人,所以明征一入朝为官时,汤州就想与他结交。

奈何刚为官的明征性子过于冷淡,所以汤州也就不再与他说话。

原以为两人会这样渐渐疏离,直到元平初年,萧景楠继位,两人为了替萧景楠除掉司家,结为盟友。

后来萧景楠根除司家后,两人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春季,下了朝的两人,总喜欢约着一起出门,去山上打猎,去郊外踏青。

两人虽是一文一武,但生于雪山门的汤州从小还是去过学堂认过字的,只是他为人比较粗鲁而已,所以被人叫作一介武夫。

两人出门游玩时,都是汤州在教明征拉弓射箭,还会教他一些武功,防身用的。

但明征习武太晚了,他学的武术只有招式,不会有内力做支撑。

再加上明征也只学了一段时间的武艺,因吃了不学武的苦就放弃了学武,但他的箭术在汤州的指导下虽不说百发百中,但也学的炉火纯青。

每每与汤州一道出去狩猎时,总能满载而归。

盛夏初来,花开花谢。只有太傅府中的一池荷花竞相盛开。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翠绿的青竹遮挡住盛夏的炎热,汤州和明征二人对坐在翠竹底下的石椅上,一边唠着家常,一边赏荷吃莲,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深秋时节,寒风萧瑟,太傅府里的荷花全部凋谢。

京畿城内,东边小巷深处,有一颗桂花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