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君恩不负(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清明。

虽未下雨,空气里仍泛着潮湿的水汽,远山浸在薄雾里,像几抹宣纸上稀释的墨痕。

清晨的江畔立了几面大鼓,鼓身漆成朱红,几个精壮的汉子并几个骨肉结实的年轻姑娘,抡起缠了红绸的鼓槌,将大鼓擂得隆隆作响,像是天际传来的雷霆之音。

随着韩濯一声令下,一个皮肤黝黑的老伯长声喊道:“放水——”

连成一排的杩槎被拉开,被其拦截的江水顺势奔流而下,滚珠玉碎,涌向经过一年清淤的河道,如叶脉一般向南延伸。

“修这岷江堰,可不是一劳永逸,需要代代相传,遵循旧制,不断完善,现在我能做的不过是将前辈的经验整理复现出来,若日后生产技术能更上一层楼,水闸啊堤坝啊,都能再进一步。”韩濯道:“这岷江堰在一日,便能保蜀地百姓吃饱一日,我想修书传世,设立专司官制,哪怕来日我没入黄土,这滔滔江水也能千年不竭。”

“喏,经过这些日子岁修,可保今年岷江两岸免受涝灾,殿下你看,这便是我们趁着枯水期修的矮堰,用它拦截江水,同时每年都需要深挖内江河道,直至河床里深埋的十八个铜人方止。”

宋青瑛看着涌溅起的江水浩荡而下,没过内江河床,冷不丁问道:“铜人的位置如何确定呢?”

韩濯下意识答道:“自然是经过汛期多次下水测绘。。。。。。”

宋青瑛心头百转,沉默良久,最后才冒出来一句:“李三三都跟我说了。”

韩濯立刻止住了话头,险些咬了舌头。

“这个大嘴巴!”她低声狠狠骂道,朝不远处宴席旁无聊敲碗等饭的李三三瞪去。

李三三对上韩濯的眼神简直莫名其妙,无辜地摊了摊手。

“清之,你不必看她了。”宋青瑛叹道。

他方才只是试探一下,没成想瞎猫碰死耗子,韩濯还真有事瞒他。

韩濯愕然,转头望向宋青瑛,咬牙切齿道:“你竟然诈我!”

还没等她呲完牙,宋青瑛便拉住了她的手,虽是带着笑,神色竟然有些苦意。

“岷江堰重修,是利于生民的好事,我今日见了,也不免心神激荡,若此事我能略尽绵薄之力,不论你需要什么,只要一句话,便是粉身碎骨我也要帮你办成。。。。。。”

韩濯闻此嘟囔道:“倒也不必立这么重的誓,未免太严肃了些。。。。。。”

宋青瑛接着道:“清之,我知你非池中物,秉性赤诚,天资卓绝,将来我之名姓能与你并肩书于青史,是天大的幸运,你做的都是大事,我知道不该阻你,可我始终。。。。。。有不甘的私心。”

韩濯看着他,周围欢呼声和江水奔流声混杂,可她耳中宋青瑛的声音清晰如斯。

“为何不甘?”韩濯缓缓问道。

“因我身微末,纵耗心力,不见华枝,难酬君泽。”

韩濯笑了笑说:“可我见你,从来都是一树春满,你又何苦去单折那寒枝?”

宋青瑛轻轻道:“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纵然邓林森森,沧海成田,可广厦千万间,我总怕那人独立于风雪。”

韩濯许久说不出话。

她本以为宋青瑛会兴师问罪,可他这一番话几乎是把一颗七窍玲珑的心剖给了自己看。

他不该阻碍,却始终不忍。

“我。。。。。。”

韩濯嗓子有些哑,清咳两声道:“我会珍重自己的,殿下放心,再者说。。。。。。”

她朝宋青瑛扬起一个明媚的笑:“不是有你么,我怎会独立风雪?”

宋青瑛一时心神荡漾,拉住了韩濯的手。

一群带着面具的蜀人跳起了傩舞,水花溅起,将人的皮肤打湿得晶亮,韩濯拉着宋青瑛入席,席面十分简陋,也不分官民贵贱,其中不乏当初被招工的那一堆老弱病残,一群姿态各异,衣着不同的百姓围着篝火又唱又跳,不醉人的米酒用缺了口的海碗盛装,一碗一碗灌进不同人的口中,粗布衣襟浸满了酒香,韩濯看着这场景只是笑,时不时有村人邀她加入起舞的众人,她都以陪长宁公主为由拒绝了。

“那不是红巾。。。。。。张大成么,他怎么也在?”宋青瑛见李三三正与旁边一个看着十分眼熟的男子有说有笑地攀谈,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这人是谁。

“是啊。”韩濯理所应当道:“这一年多我们早就混熟了,他帮了我不少忙。”

当年韩濯无意中帮红巾军除掉灵山村山匪这个大麻烦,后来又在开凿玉垒山时舍命救下红巾军中一个说得上话的兄弟,此后红巾军几乎成了自己人,张大成也时不时过来探望李三三,今日放水祭祀,他来观礼实在太正常不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