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凄清(第2页)
"时辰到了。"嬷嬷在一旁提醒道。
依着丫鬟的搀扶,她缓缓起身。耳边传来窸窣声,想必是那个"杨明希"也起身了。隔着红盖头,她似乎看见母亲拉着那人的手说着体己话。这个家终究是一面镜子,映出她们姊妹的命运:一个要荣耀门楣,一个不过是可有可无的陪衬。
轿子停在门外,她听见轿帘被人掀开的声音。这必是一顶寻常的小轿,与她曾经幻想过的十里红妆相去甚远。待她被人扶着上轿时,红盖头下的泪水终于决堤。
多讽刺啊。她努力了十多年的风光,如今都成了他人的嫁衣。而她自己,却要在这小小的轿中,摇摇晃晃地去往一个全然陌生的人生。泪水浸湿了红绡,她却连擦拭的心思都没有。
轿子缓缓抬起,一阵轻微的晃动。
明希坐在这方寸之地,听着外头的脚步声渐行渐远。从前她曾无数次想象过出嫁的情形:十里红妆,八抬大轿,前头的吹鼓手要排出老远,路过的行人都要驻足观望。她要风风光光地嫁入王府,让满京城的人都记住她的风采。
可如今,她却只能在这小小的轿中,听着零落的脚步声。从始至终,不过寥寥数人相送。想来此刻,那个占了她身子的人,正在那顶描金凤轿中娉娉婷婷,享受着所有人的艳羡目光。那原本是属于她的荣光,如今却要眼睁睁看着旁人占去。
轿夫的脚步声中,隐约传来远处的锣鼓喧天。那边定是"杨明希"的迎亲队伍,声势浩大,热闹非凡。这般对比,更叫她心如刀绞。一样是杨家的女儿,待遇却天差地别。可笑她从前那般看不起杨明雪,如今却要亲身体会这等滋味。
"槐树巷到了。"前头有人喊道。
明希听见轿子转了个弯,又行了片刻,便在一处停下。这是吴家所在的巷子了。她记得那日听府中下人议论,说是这巷子偏僻得很,连条像样的石板路都没有。那时她还嗤之以鼻,觉得杨明雪一个杨家的小姐,竟要嫁到这等地方来。
轿子放下,有人掀开轿帘。她被人扶着下轿,听见周遭人声嘈杂。那些声音里带着几分好奇,想必是在议论她这个新娘子。她心中一阵烦闷,只觉得自己像是被人围观的猎物。从前她出门,都是前呼后拥,谁敢这般对她指指点点?
正自懊恼间,忽听一个温和的声音道:"各位都散了吧,别吓到新娘子。"
是吴希澈的声音。
那声音不疾不徐,却自有一股威严。周遭的议论声果然渐渐散去。明希却觉得一阵心慌,他的样貌她记得不是太清,有关于他的回忆竟是那几封信件,而他此刻就站在她面前,可她隔着红盖头,却看不清他的模样。
迎亲的队伍渐次入院,一路行至正堂。明希听人唤她跪下,与吴希澈一同拜见天地。从前每每想到这个场面,她总觉得自己定会羞赧难当。可此刻,她心里竟是一片空茫。那些拜天地、敬高堂的礼数,不过都是虚应故事罢了。
拜堂时一杯合卺酒,她只浅浅抿了一口。那酒远不及东院准备的玉液金波,却比她从前尝过的任何佳酿都要苦涩。这一口酒下肚,她这一生可就真的栓在了这个寒门学子身上。
待到礼毕,便有人领她去洞房。一路行来,她听见有人笑语低声,说是这宅子里久不通人气,好在前几日修整了一番,倒也能住得。她心中一苦,这等清贫,当真是她从前想都不敢想的。
"新娘子到了。"丫鬟推开房门,搀着她坐到床边。
隔着红盖头,她依稀看见几点烛火摇曳。这时节的风已转暖,却还带着几分凉意。她听见有人在房中忙碌,想必是在准备撒帐合卺的礼数。可这般简陋的洞房,如何比得上王府的富贵?
直到四下无人,她才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只盼你莫要太难过。"
明希一怔。她本以为吴希澈会说些俏皮话来逗她,却没想到他开口便是这般体贴。
他声音轻柔温润,一字又一字地掉落在她的心尖。她一觉醒来被整个世界背弃,她不敢奢望有人能信任她理解她,但是此刻一句清浅的安慰,却成了她这些天唯一感受到的理解。天地茫茫,命运如此捉弄人,世人纷纷攘攘,连血脉至亲也不曾关心她是谁,更别提她开不开心。
天地寂寥,月色如霜,陋巷窄屋一间,红得夺目的婚房。新郎倚在门前,不忍回头。披着红盖头的新娘,肩膀抖动,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她细长洁白的手紧紧篡着盖头,怕那块布掉下来。
"不必急着揭盖头。"那人的声音依旧轻柔,"你若是想哭,便哭个痛快。"他大步迈向门外,把门轻轻关上,贴着门坐下。
于是压抑的情绪迸涌而出。原来人在绝望的时候,连哭泣的空间都如此难能可贵。她大口喘息着,把这几日积攒的情绪全都不管不顾地宣泄出来。
吴希澈听着她的动静,似乎想到了什么,手掌轻轻握住又松开,终是长叹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