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第77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可是来的不巧了。”

“巧也巧,不巧也巧。”

徐瑶她们正抱怨着,一个体宽的胖尼姑就走了进来,见三人,先“阿弥陀佛”的问好,徐瑶打趣道:

“惠慈大师这是打哪里来?”

“打来处来。”

“往何处去?”

“往去处去。”

“依我看,你这两句话竟全然是两句废话,半点有用的信息都没有,可见是故意敷衍我这个不懂机锋的俗人了。”

因为常来吊唁亡友,与这附近的慈宁庵的主持尼姑都比较熟了,有时若是来吊唁时间晚了,也会在这里吃一顿斋饭,或者是借宿一晚。

“你虽是俗人,我却没有诓你,只是你悟性不够,可怨不得旁人。”

“大师这是在拐着弯骂人呐!难道因为我悟性不够,大师便不愿意启迪我了么?”

惠慈笑道:“徐施主,可不曾听闻,无用之大用,可见施主是个与佛无缘的。”

“我又不出家,这红尘百般滋味,我都还没一一尝过,若是要我青灯古佛,清规戒律,我可受不住!”

几人正说笑着,就有小尼姑给几人一人上了一杯茶,又用小碟子装上些果子茶点,摆了上来。

“最近庙里的香火如何?”

“香火倒是不成什么问题,平日京中那些富贵商人也常请我们去做法事,庙中经济是无碍的。

你们来得不巧,前几个月写信让你们来赏菊,结果我这是空待客来,半个人影都没瞧见。”

淑贞忙笑着解释道:

“前段时间确实太忙,一时给混忘了,还望您大人有大量,莫和我们这些俗人计较才是。”

说着三人都站起来像模像样的作揖赔罪,惠慈也起身还礼,几人又说着闲话,吃了斋饭,捐了几块的香火钱充做饭钱。

其实三人都是不信佛的,然而这庵的主持人确实是不错的,博学、风趣,据说原也是出生书香世家,嫁得一个有情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可天不遂人愿,后来丈夫因病去世后,婆家人看不惯她,娘家人也不愿让她回去,又没个子女傍身,只得出家为尼。

但惠慈是个有悟性的,在佛法中钻研颇深,虽是迫不得已出家,却本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原则,将这尼姑的事业做得有声有色。

“如今虽是错过了赏菊的时节,然后山松柏犹青,也是个极好的去处。”

只见落木之中,翠绿依旧,松柏犹然,几人在赏景的时候,徐瑶问道:

“之前托你查的事情可有消息?”

惠慈长叹一声,颇有些无奈。

“哪有这么容易,且不说燕京扬州有千里远,单说三年时光,变化不知多少,茫茫人海,找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徐瑶闻言,眼神有些落寞,点点头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