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90第 90 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年关底下,各国使者带着节仪纷纷入京贺岁,大理送来的东西比往年薄了三分。

大理富饶,大楚更是不差,不缺那些许珍宝,只是这态度耐人寻味,去岁武宗驾崩,幼帝继位,太师、长公主、摄政王纷纷参朝摄政,局势晦暗不明,大理也不曾薄了年礼。

如今一切稳定,他们反倒改了态度,这里头若说是和辽国无关,赵琛是不信的。

大理和辽,一个在南,一个在北,若果真同时发难,也很是棘手。西夏的朝贡倒是一往昔,吐蕃也依旧是那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至于他们究竟是什么态度,还不得而知。

今年的天气也格外寒凉,入冬以来下了几场大雪,压垮了不少房屋,成千上万的百姓流离失所。

赈灾,救济灾民,收容、安排流民去处,朝廷一道道旨意颁下,户部拨了大笔的银子出去,赵琛对于下头的人没有多少信任,另遣了钦差巡视。

一切有条不紊。

皇城司传回来消息,各地都有百姓自发为长公主立了生祠供奉。

申阳说这事的时候,并未放在心上,至多不过是感慨,殿下摄政不过一年有余,便得民心如此。

赵琛听了之后却眉头紧锁:“什么时候的事?”

“最早是在中秋之前,沧州一带开始的。”

说完他也反应过来,为什么会是沧州,那个时间,应当是殿下治水有成的消息传开,首当其冲的该是大名府才是。殿下所为虽也解了沧州之危,到底不似大名府那样与百姓共患难。

民间百姓自发建生祠的并不多,大多是有人授意,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讨上位者欢心,赵琛不会做这样自欺欺人的事,故而申阳第一反应是百姓自发。

如今叫赵琛一点,才发现里头处处透着蹊跷,怎么偏偏出沧州,是皇城司近来才涉足的沧州?

“中秋之前……”赵琛默念,算起来那时候才定下要秋狩。

他忽然意识到,他自大名府归京以来,在朝中行事过于顺遂了。从前他要做的事,虽也总有办法办成,但大多需要另辟蹊径,另寻出路,如今却是少有波折。

狩猎之事亦然。

他只当是因大名府之事,却不想,话语权的倾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如今看来,恐怕没那么简单,就连前关于上书自称的试探都是有意为之,试探出了他的不爱收人摆布的又自尊自重的性子。

&n-->>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