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0章 糖业公司(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不止她,很多人都对此很在意,亿利资源集团是做出了很多贡献,但和嘉禾一比,就落了下乘。

很多人对此都不服,参与沙产业的煤老板们闹得最厉害,却又对国外的奖项没有办法。

郭阳听了原委后,淡淡一笑,“没事,我不在意这个,以后联合国想给我颁奖我还不要了,看最后打的是谁的脸。”

在治沙上面,郭阳很有信心,沙海农牧蹚出的路,只需要一点点复制。

又有充足的资金,亿利是拍马赶不上的。

在家里歇了两天,陪林可青熟悉了院里的植物,郭阳才来到公司。

他不在的这段时间,依然是祁子文在主持工作,并且给了个副总裁的职位。

年纪轻轻,可以说是身居高位,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但事实证明,还行,没有犯特别大的错,郭阳在花了几天时间了解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他一直对嘉禾的管理要求不算太高,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就行。

祁子文要做到这一点不难。

不过也有些地方让人不甚满意,郭阳只能自己在查漏不缺,日子倒也轻松,家里公司两边倒。

桂省。

从南宁去往崇左-左江-驮卢镇的路边,都是一望无际的甘蔗林和蜜桔园,有些桔子还落了一地。

在这里桔子园就是风景树,甘蔗像是篱笆墙。

一辆黑色的越野车上。

“毕院长,天禾在崇左的甘蔗良繁基地马上到了。”

毕强睁开眼,看了下窗外,这是他第一次来,“是外面那片蔗田吗?”

车上除了他和司机,还有两人,天禾崇左甘蔗良繁公司的总经理乔明,以及嘉禾糖业的总经理邹坤。

乔明说:“不是,这是永凯左江糖厂的甘蔗生产田,播种的是新台糖22号。”

毕强讶然,“又是新台糖22号?”

乔明点了点头,“新台糖22号在桂省推广种植已经有15年,种植比例很夸张,o8年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甘蔗种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甘蔗出苗率极低,对宿根蔗的影响持续了3年。

这三年里,桂省甘蔗的平均亩产从5。3吨降到了3。7吨,单一品种的危害巨大。

政府和科研院校也意识到了问题,准备逐步淘汰新台糖22号,所以天禾的三级良繁场批复才能那么快。”

毕强点了点头,“新台糖22号不耐寒吧?”

乔明说:“对,抗寒性差,另外黑穗病和抗螟虫等方面表现也不突出,本地的院校育种的亲本来源,基本都以新台糖22号有关,所以天禾的天糖1号很有优势。”

说话间,越野车也停了下来。

“到了,毕院长,邹总。”

原原种-原种-生产用种,天禾建立的三级甘蔗良繁基地,应当是此时桂省第一个。

看着挺普通,就是普通的砖房建成的实验室,实验室外则是甘蔗田。

种苗实现了工厂化生产,货架上摆满了白色的玻璃杯,杯里则是一株株甘蔗种苗。

然后,又经过大田的生产繁育,形成生产用种,最后再推广销售。

两年时间,良繁基地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生产能力。

“永凯左江糖厂的蔗农没用天糖1号?”毕强注意到了区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