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赵大郎的婚事(第3页)
禄亲王妃不问世事,却忽然出席赏梅宴,倒是也说得通。
赵老夫人点了点头:“左右我们家的姑娘都还小,不相干。”
刘氏却提起禄亲王妃对赵云安的态度:“儿媳瞧着,王妃倒是个真慈善人,寿国公夫人刁难的时候,也是王妃开口解围。”
赵老夫人却笑了一声:“汪家出来的姑娘,能稳坐禄亲王妃的位置这么多年,她可不是什么简单人。”
刘氏心头一跳,下意识的朝着赵老夫人看去。
只见这位婆母的神色在烛光中闪烁不定。
赵老夫人很快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大郎是可以相看起来了,就算不定亲,心里头也得有些人选才好。”
“不过你也不必太过忧心,寿国公府算什么,他们还不能为所欲为。”
刘氏点了点头:“倒是我小题大做,让母亲担心了。”
“大郎的事情,是永昌伯府的一等大事儿,你再小心也是好的。”
赵老夫人又道:“还有一件事你也得操操心。”
“母亲请说。”
“当初安儿去读书,事发突然,后头又是一连串的事情,又是衢儿科考生病,又是伯爷远去漳州,家里头事情多,便忘了给他配一个书童。”
“幸好他如今在家读书,每日里丫鬟跟着也算方便。”
“只是难得出门一次,倒是让老身想起这事儿来,没有书童小厮跑腿到底不方便。”
刘氏也猛地回过神来,知道赵老夫人是在敲打她。
刘氏有些懊恼,她是真的把这事儿忘了,再者给儿子身边安排人,向来都是母亲负责的,让她没想到的是,金氏也一直没提。
“母亲说的是,是儿媳疏忽了,只是这人选……不知是要从家生子里挑,还是让人牙子送一些身家干净的来。”
赵老夫人便道:“倒是也不必费神,白嬷嬷从小看着安儿长大,让她从庄子上挑两个知根知底的,用着也安心。”
“是,白嬷嬷亲自去选的人,自然是好的。”
刘氏笑了笑,与赵老夫人商量完,再出来的时候,她心底就稳当了许多。
不过回到屋里头,想到自家大郎的婚事,刘氏又觉得有些心烦意乱。
刘嬷嬷帮她卸了钗环,劝道:“左右大少爷还小,慢慢相看就是了。”
刘氏叹了口气,拉着她说:“上次我回去,娘那边跟我提了一提,说想让衢儿娶他表妹。”
刘嬷嬷忙道:“夫人,这可不成啊,您没答应下来吧。”
刘氏心底自然也清楚,幽幽叹道:“我当然是没答应。”
“衢儿是永昌伯府的嫡长子,自身又是个上进出息的,伯爷跟我都对他寄予厚望,我是他亲生母亲,哪里会在这当头拖他的后腿。”
“只是母亲拉着我哭,说-->>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