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74 章(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照她的想法是,她是想去卖卤面,顺便再搭配一两道卤菜。

封城人爱吃卤面,即特别特别细的面条先抹油、上锅蒸好,然后再用铁锅炒一锅猪肉黄豆芽,或者猪肉豆角。

这两个一般看哪个成本高,封城这边吃习惯的是黄豆芽炖猪肉,然后蒸好的面条放进锅里,和菜一起混合,浸泡汤汁,变成赤酱色。

这样混合其实还没结束,最后一步是把混合好的面菜再次放回蒸锅里蒸,再出锅的卤面,口感湿润,咸香入味,面条又有劲道,不会软烂如泥。

封城家家户户的卤面都是这样做的,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一模一样的好吃。

许梦雪倒是很有影响,赵大姐做的卤面的确一绝。

起码这整个家属楼的都没她做的好吃。

赵大姐:“我想的是,既然咱们要做生意,想让人来买,肯定用料得扎实,不能糊弄人。然后做这个,我还能在家里做,老伴啥

的也都能搭把手,等到做好了再送出去卖,也不用跑太远,就先在附近,专门挑学生下学的时候。

至于卤味,我就卤点豆腐皮、豆干、鸡蛋之类的,放在锅里,和卤面一块卖。一份也要不了多少钱,几毛几分的,都行。你觉得咋样?”

赵大姐想得挺完善的,许梦雪觉得可实施度比较高,同时她也想帮对方,然后便道:“那行,这个卤面这样大家是有口福了。我店里还得管人饭呢,一天管三顿,但是饭还没想好怎么解决,便是都出去外头吃再给钱。要不中午你帮我送一顿,一星期送两次。”

因为赵大姐也没别的吃食,不太好让员工一周每天都吃卤面,虽然封城人爱吃,赵大姐做得也好吃,可是天天吃,又是这样带点半强制性子,大家心里多少会不舒服。

一星期两顿,就还挺好。

不算太频繁,也不算太少。

许梦雪道:“每份卤面到时候都配上一个卤蛋、一个豆干,还有一份豆腐结。不过就是我店里人不多,份量也不多,帮不了多大忙。”

赵大姐:“我还得谢谢你,有你说话,我这生意没做心理都有底了。就是午饭我不摆摊,到时候让老刘给送去就行。”

许梦雪问:“这会不会有些麻烦?”

赵大姐:“不碍事,我中午也做,就是我中午休的短,又是在家里,然后你们店里我怕也腾不出空,老刘中午没啥事,正好可以送去。”

“总归能卖出去呗,大不了我就先看看,好的话就多做点,不好的话就少做点,如果真做多了卖不出去,就带回家自己吃。”

这一点,赵大姐看得很开。

她不像年轻人脑子活,也不像许梦雪一样会说话卖衣服,她自己就选擅长的就行。

像张丽娜私下里一直想学梦雪一样去卖衣服,赵大姐嘴上不说,心里却是不认同的。

在她看来,许梦雪卖衣服行,不光是人长得漂亮,那是脾气好、会说话,多和人说几句话就让人忍不住心花怒放。

张丽娜吧,长得也不赖,打扮也挺时髦的,但她脾气是真不好,人也挺彪,再一言不合和人吵起来了,好好的生意也给做砸了。

当然,赵大姐心里想想,但不会去和张丽娜说什么。

因为有的人能听进人劝,有的人听不进去。

末了,许梦雪还建议,赵大姐如果真把摊子支起来,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做些时令的吃食,比如说这个青团啥的,就卖这么一阵,刚好好些家里都得要买,但总有腾不出空做的。

再说,她觉得赵大姐的方子的确新鲜,连她这个不擅厨艺的人都能做出顶好吃的青团,她认为这个可以尝试。

赵大姐若有所思,不确定问她:“你真觉得这个青团好?”

许梦雪一指她手里的青团道:“你尝尝就知道了,这还是我做出来的,我觉得你做出来的肯定更好吃。”

赵大姐掰开一个青团,小心放嘴里

尝了尝,然后道:“味儿的确不错,但艾草说是重了又好像没完全吃出来,应该是没整匀乎的事,还能更好吃。”

许梦雪挑眉:“所以,你现在信我说的了吧?”

赵大姐暂不敢下决定,只是道她再想想。

说是想想,其实她已经心动了。

在心里,她已经盘算起来可以先不整卤面和卤菜,而是先做一批青团,试试家属院好不好卖,再到学校门口去卖去。

青团就那个绿皮费事儿,其他都挺省心。一口气还能做出好些个,正好马上清明了,自家也要吃这个,多做几个试试看,也没多大损失。

唯一担心的,还是怕不好卖。

这种生意的事,最好都是个人下决定,别人除了引导或者给建议,其他的做不了。许梦雪知道赵大姐纠结,却也没法儿给对方打包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