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1页)
沈烈是彻底把小家安在山坡那边的药田里了,第一年甘草出的不错,小赚一笔,天麻还在研究,赚的钱就没往家里交,也不用家里给钱,勉强达到自给自足。
不过徐氏怀了孕,主动回家修养,也算是给家里添了喜气。陈氏最近过得可开心,天天牙花子都露在外面吹风。
沈莲也带着丈夫孩子厚着脸皮坐到距离沈锦不远也不近的地方,确保人能看到自己一家。女儿和刚会吃肉的小儿子看着满桌的肉流口水,李家日子是好过,可婆婆管抠门叫节省,农闲时节一个月也见不到几次肉,还大多给了二房的双胞胎。自己的一双儿女只有儿子吃过几次肉,也不过一次一两片,女儿连肉沫都没沾过,能不馋吗。
陈氏虽后悔把长女养成这样一副没眼看的小家子气,但对外孙外孙女还是疼的,给小儿子夹菜时也会顺手给这两个孩子加上一筷子。巧儿比李晓娇还大半年,此刻坐在小姑姑和爹爹身边吃的头也不抬,自然也没看到大姑姑对自己不待见的眼神。
沈莲觉得巧儿没吃相,粗俗无礼,不懂谦让弟弟妹妹。哪怕是表弟表妹,那也是她亲姑姑生的啊!多让她孩子吃两口会死吗?
正准备拐弯抹角给巧儿上眼药,沈莲的眼角余光瞥见了一旁的大哥,黑着一张脸死死的盯着自己,一点也没有幼时的和善。
沈莲瞬间闭上嘴,只低头随便夹了两筷子菜,也没看清是什么就往嘴里扒,啥话也说不出来了。
沈锦默默给自家大哥竖了个大拇指,沈恪得意回了个笑脸,加上一筷子炖的软烂的卤肉。
吃饱喝足,沈莲连句话都没跟小弟搭上,一家子就被推出了家门,美其名曰家里现在住的紧,没有他们一家住的房间,让他们赶紧趁天还没黑回家去,甚至连桌上剩下比较多的菜色都没给她打包一份。
沈恪毫不客气的把妹妹一家推出门,直接把大门插上门栓,隔着门狠狠唾了一口。这个沈莲,自从嫁了人后是越发拿不出手,以前装大家闺秀还能说是为了沈家名声好,现在连个小姑娘多吃两口菜都能成了她的眼中钉,可见是人品不行。
吃再多那也是吃的沈家的菜,当爹的又不是不能赚钱,还不能允许自家闺女多吃点?
倒是沈莲,说是来庆贺小弟中了童生,就带了一篮子鸡蛋,其余啥也没有,吃的倒是不少。别说李家是老太太管家,就那老太太的精明劲,不可能会在这时候还抠门,连块肉都能舍不得吗?
指定是被沈莲自己扣下了。处了那么多年的妹子,内里是个什么样,沈恪还能不知道?
沈恪只有巧儿这么一个闺女,怎么可能允许被个外嫁多年不回,感情早就淡了的妹妹欺负?
第18章
◎入学◎
既然想要帮家里创造点经济价值,沈锦直接泡进了书坊,专门找那些医药相关的书籍来看,打算从里面找出一些关于药性与种植相关的知识回头提供给二哥。他学过那么多年的中医,实在不想就这么放弃,能帮家里做点事也挺好。
沈家私塾关门了,现在除了几个已经交了钱还没能出师的学识字的小孩,只有沈锦和赵子刚还在这里学习。
甲班其余人都过了县试,一般来说算是出师,以后要么去找其他秀才继续读,要么回家自学,已经没有多少可教的了。赵子刚没去参加今年的县试,现在还是一介白身,加上还打算和沈锦联络加深交情,索性厚着脸皮留了下来,并没有要回自己的学费。
而乙班那些还打算继续读下去的学子,则是被老爷子找关系送去了本镇另外两家私塾里就读去了。
沈老爷子教书一生,不敢说有多大的成就,至少举人弟子还是有那么几个,还有一个还考中了进士,据说如今官运亨通,给老爷子送节礼也送来了很多孤本与大儒注释,存放在自己卧室内部的小书房内,平日从不允许任何人进入,连晒书都是自己亲力亲为。
沈锦中了童生后,沈源就对沈锦开放了小书房的使用权,爷孙俩不再是一教一听的相处模式,而是互相讨论。沈源有着古代人对文化的即时式理解,沈锦有年轻人活跃的思维,爷孙俩经常因为某篇文章的某个句子吵得不可开交,直到把另一方说服,或是双方共同开发了新的理解方式为止。
沈家人对此逐渐习以为常,并发展出时常拿着瓜子水果之类在一旁看热闹的习惯。其中以急于做“胎教”的徐若娘最为热络,每次必到。
名副其实的吃瓜群众。
今年的院试放弃后,下一次就得等后年,时间还宽裕。作为县案首,且是名列前茅中了童生的本镇学子,知县大人必然是要安排时间见上一面。
只是得来的好消息,让沈锦懵了一下。
“大人是说,推荐学生去府城的府学读书吗?”
确定是府学?不是县城的县学?一步登天了吗?
知县姓刘,据说是临廊郡本地人,考中举人后屡试不第,补官到清水镇做了个正八品的芝麻小官。不过人还不错,没听说有贪赃枉法的事情发生,平日处理案件和维护治安也算尽心。
虽然也会收些小贿赂,但那是商户为了巴结上峰,减少自家麻烦的“必需品”,算是地方官心照不宣的灰色收入,倒也没什么。
刘知县摸了摸留的好看的胡须,看向沈锦的目光带着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