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1页)
不过紧张的气氛和沉重的压力,导致府试三天有不少人被压垮。沈锦算是身体素质比较好的,也架不住考试第三天下了一场雨,考舍漏风着了凉,等考完出门的时候,一张小脸略显苍白。
不过沈锦这还好,顶多是有点脸色苍白,会咳嗽,隔壁的小郎君谢元涛就不行了,第三天早上时还算有精神,中午吃饭时就发现脸色不对,到晚上考场门打开,一张小脸红的发烫,走出考舍没几步就晕倒在过道里。
“哎!小兄弟!小兄弟!”
都是考了三天精神不济的,谁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管别人,有些成年的考生甚至比麻杆还瘦,估计也背不起一个八九岁的少年。沈锦皱着眉头看了看两人的考篮,索性把人背在自己背上,两只手一边一个抓着考篮,尽量压低身子防止少年滑下来,扶着墙,慢慢的走出去。
沈老爷子年纪大了,沈青不忍心让老爷子去挤人群等儿子考完出来,便让老爷子在家和赵家下人一起准备姜汤和饭食,自己带着骡子车等儿子。
谁知,之前两天,沈锦还总能保持在最早出来的一波学子中,现在人都走了三波了,瞅着快没人了,怎么儿子还没出来?
“哎……怎么少爷还没出来啊……”一个陌生的声音从一旁响起。
沈青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不是自己的声音后本能看向左右。自家骡车旁停着一辆还算精致的马车,车厢不小,拉车的马也是年轻强壮,是牛市上价值少说七八十两的上等拉车马。车辕上坐着一个身穿青色短袍的中年人和一个书童打扮的十来岁少年,中年人看着跟自己年岁差不多,此刻正一脸焦急的张望着考场门口。
“哎!少爷出来了!”少年突然眼睛一亮,率先冲了出去。
沈青也跟着看过去,就看到,自家那白白净净的儿子此刻一身长袍凌乱,双手提着两只考篮,瘦弱的背上还背负着一个陌生的昏迷少年时,也赶忙冲上去把自家儿子解救下来。
“哎哟,怎么回事啊?你这小个儿还学会见义勇为了啊?”沈青心疼自家儿子,见那一大一小背起自家少爷就走,连个谢字都没有,虽然知道人家当下人的担心主子,心里还是为儿子抱屈,忍不住就埋怨了两句。
沈锦笑的讨好:“爹,那人在我隔壁考场,我看他直接摔倒在过道里,周围谁都病着也没人搭把手,你儿子我身体好还能撑点力气,就先把人弄出来了。总不能一直让人在地上躺着等衙役发现吧?地上多凉啊。”
沈青何尝不知,他也为儿子愿意出手相助感到骄傲。不为以后报答,就为了儿子是个品行正直的,他就高兴!
“行啦,瞧你这脸白的,赶紧上车回去,你爷爷已经给你准备上热粥和姜汤了,回去热乎乎喝上一碗盖被子睡上一觉,赶明好了再说。”沈青呼噜了一把儿子的脑瓜,父子俩嬉笑着坐车回去小院。
吃饱喝足,在两位长辈担忧慈爱的目光下睡着,等醒来时已经出了一身汗,感冒也好了一大半。沈锦赶紧叫了赵家下人给自己准备了洗澡水洗了澡,见天色已晚估摸着爹和爷爷已经睡下,不好打扰,考了三天暂时也不想看书了,索性躺在床上开始思考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第16章
◎童生◎
算起来,自己现在才七岁,四岁读书,三年能考出个童生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再继续往下考秀才,且不说自己现在的知识面累积够不够,光是七岁秀才造成的名声就足以给自家带来巨大的改变。
人都是贪心的,沈锦能七岁考中童生,就会有人想他是不是能继续考秀才,以后中举人、中进士当状元也会很年轻。且不说那些想着嫁闺女给自家绑一个有前途的金龟婿的人家,就说他自己家,他娘的娘家会不会有其他想法?他嫂子呢?
至于奶奶,那没事了,乐家早在战乱时期就已经分崩离析,乐氏根本没有娘家依靠。要不是沈家人都感念养恩,沈源自己也清醒,愿意给乐氏当靠山,乐氏就算握着大把嫁妆也只有被掏空的份,根本没法像现在这样过悠闲的日子。
而且,院试还是要在府城考,这次是多亏了有赵子刚家里帮忙,费用减少了一半还多,下次来难免需要掏一下沈家底子。乡试需要去郡城,那更远,去一次就得至少一个月,等了发成绩再回来,没有五十两以上估计去不得。
所以,现在,还需要先给家里增加一下收入,科举的问题,要不先放放?过几年再考?
可是爷爷能答应吗?他最大的希望就是看到沈家能有下一代顶门立户的,最起码不会沦落到回村里种地的下场。但他毕竟已经七十出头了,能等的了那么多年吗?
沈锦皱了皱眉。
不过为了以后能在家里平安过日子,还是得找个借口把爷爷说服,只要说服爷爷放弃让他现在去考院试,家里其他人也不会说什么了。
……
府试的考核比县试难多了,参加的人数也更多,成绩下来后案首是乐宁县的常旭阳,沈锦只得第三。
那个考场里两次瞪了他的少年也搞清楚身份了,是当时排名榜上比沈锦低一个名次的谢元涛,据说出身官宦人家,祖籍是清水镇,算是老乡,但人家是自幼在京城长大,回乡考试来的。之所以对沈锦不满,只因为县试时沈锦是案首,而谢元涛是第二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