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校歌的秘密(第1页)
第九十一章校歌的秘密
陈德茂看着手中的本子,叹息一口气,似乎是在追忆着过去的事情,良久,方道:“这首歌,其实既是校歌,又是求是会的会歌。因为这首歌的作词马一浮大师,本身就是求是会的成员。”
张超道:“难道校歌里还有什么暗语?”
陈德茂点了点头:“当时新文化运动过去几十年了,其他大学校歌都是用白话文写的,为何偏偏我们浙大,用文言文写呢?而且这篇文言文,典故非常多,即便是人文高年纪学生,一大半的典故也都是不知道出处的。因为只有用文言文写,才能更好地求是会的精神隐藏在校歌中,鼓励求是会的成员。”
张超不明白地摇了摇头。
陈德茂指着本子,逐句解释道:“第一句,大不自多,海纳江河。这句话,按照校歌理解,自然指学生要胸怀广阔,包容万物的精神。但按着求是会的解释,什么东西大到能‘海纳江河’?就是道,贯彻宇宙万物的道,也就是《道德经》里的‘道’。”
张超和陈蓉看了眼,都点了点头,这样说确实也有几分道理。
陈德茂继续道:“第二句,惟学无际,际于天地。这话表面理解,自然是鼓励学生,学海无涯的意思了。但如果仔细一想,既然‘惟学无际’,既然学习没有边际,那为什么又要加上‘际于天地’?这不但重复,而且矛盾。天地也是边际呀!其实这话按照求是会的解释,学习是有极限的,通过学习,不能悟得最高深的‘道’,只能掌握‘器’,也就是工具的意思。为什么说学习只是个工具,而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大道’呢?后面两句就是解释。”
“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这句就是进一步阐明上面两句的观点,学习只能掌握事物的规律,能够利用事物,也就是所谓的‘器’。而真正意义上的‘道’,光靠学习是没用的,要靠悟。”
张超和陈蓉都深深吸了一口气,原来校歌还有这解释。
陈德茂继续着:“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这两句,按照大家的解释,意思是礼制能区分人的等级,鼓乐能让大家感到和睦;礼乐是一体的,明白这一点,才会更懂事理。这个解释初看没问题,读书人,都懂礼乐制度。但你要想到啊,校歌是接近40年代写的,那时,新文化运动都过去几十年了,大学生非常反感封建的礼教制度。而封建礼教制度,最核心的就是周天子提出来的礼乐制度。那为什么校歌里,还要推崇礼乐制度,更让学生去懂得礼乐制度呢?因为这句话,暗含了求是会的精神。礼是区分人等级的不同,乐是让人和睦相处,归根结底,礼主异,乐主同。恰好分别对应了宇宙的阴阳,借此比喻宇宙阴阳五行的‘大道’。”
“接下来一句,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成均的意思你们应该也知道,就是大学。这句话合起来就是,浙江的沿海地区有座国家大学。但只要细想一下,这句非常不妥。浙大在杭州,杭州虽说有个杭州湾跨海大桥,但杭州湾已经不算老杭州的范围了。无论从地图,还是当时人的认识,杭州都是在浙北,而不是浙滨。为什么这句话不说,国有成均,在浙之北呢?而偏偏说成‘在浙之滨’。因为这里有个隐藏意思,当时抗日战争爆发,浙大已经西迁,大部分求是会成员都随学校西迁,但仍有部分校友,留在了浙江,暗中保护当地人文并积极组织抗日。当时,西湖边上有座挺有名的茶楼,叫浙滨茶楼,是留浙求是会成员的秘密聚会地点。校歌是为了纪念留守成员的精神,所以特意加上‘在浙之滨’。可惜,解放后西湖改造中,那座茶楼也被拆掉了。否则,现在去看,一定可以追忆那些先烈的精神风貌。”
张超和陈蓉听到这从未有过的解释,居然还有个“浙滨茶楼”,难怪不叫在浙之北,而叫在浙之滨,原来还有这段故事。
陈德茂继续介绍:“下一句,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这句话一般认为是校歌里最好理解的,本来我们校训就是‘求是’,这句话意思自然说,求是的本质,就是求真。但仔细一想,其实这两句话是重复了。什么叫求‘是’,《说文》中解释,‘是’的意思即‘真谛’,和‘真’一模一样。就算工科学生,也明白,‘求是’的意思就是追求真理,根本无需对‘求是’进行解释。马一浮先生是一代国学大师,校歌中用了许多生僻的典故,其他学生不懂的典故,他没解释,反而要对这句最简单的话,解释一遍?那就太低估马老师的国学造诣了!
为什么后一句要重复解释一遍‘实启尔求真’?校歌不同于文章,最简洁才好,前后两句同个意思,不是很累赘吗?关键的隐藏意思,就在后一句的‘真’字上了,什么叫‘真’,既然这是文言文写作的,真的意思,自然不是白话文中的解释。《说文》里面解释,‘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是指神仙的一种说法。所以古代的道士,才叫真人,还有全真教,都是同个意思。也就是说,到达‘真’的境界,其实就是达到了宇宙‘大道’的境界。所以,这整句话的意思是,求是会的成员呐,你们要追求的,是宇宙大道啊!”
“再下一句,习坎示教,始见经纶。习坎是个典故,比喻流水。整句表面意-->>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