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今年冯君凌第一次下场,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顺顺利利考上了秀才。沈锦是第二名,冯君凌第四名,都是廪生,这也让冯君凌在家里的地位与日俱增,得以出来跟曾经的同窗一起玩耍。

“啧,你们也太苦了吧。”四人把自己近年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一直顺风顺水的沈锦难得嘴贱的插了一刀。

赵子刚愤懑又委屈的喊道:“那也没办法啊,谁让我们没有你功课好,你还不帮忙。”

沈锦瞪大了眼睛:“喂喂喂,怎么还能怪到我身上啊?这两年我家又是成亲又是生子,我要上学还要赚钱,很忙的好吧?你咋不说你这两年都没来找我玩呢?光写信了是吧?

再说,谁说我不帮忙了?你找我了吗?”说着,沈锦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小书篓里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卷装订好的本子,都是他这两年在府学记下的笔记。

三人成绩一般,但眼光还是有。班云庐自持年纪大了,心里激动感激只是谢个不停,赵子刚和冯君凌就不在乎了,直接扑上来抱着沈锦一人往脸上吧唧一口,恶心的沈锦连烤好的红薯都吃不下去了。

“小锦!你太好了!你简直及时雨在世!”赵子刚抱着本子高兴的一边蹦高一边说话。

“就是就是,小锦子你简直是我们的大恩人,你放心,我们抄完了就还你,不会给你弄脏弄乱的!

赵子刚你给我停下!我先抄!你别回头把笔记弄乱了!”冯君凌一如既往的傲娇少爷样,只是多了几分书卷气。此刻也是不顾形象的追着赵子刚满地跑,累的气喘吁吁,白皙的脸都带了两大块红晕。

班云庐:“……”

他已经被没形象的两位旧时同窗惊呆了。

沈锦四人本来就是出来玩,顺便比试一下彼此的学问做对比,学着大人的模样吟诗作对一番,自然也是带了纸笔来做记录,不过现在直接成了“三人抄笔记活动”了。

想仅靠半天时间抄完那是不现实的,好在沈锦事先把本子分成三份,分别交给三个人,让他们抄完自己手上的就换,等都抄完了再还给自己也不迟。反正开学还有几天时间,沈锦不急着要。

有了这么个承诺,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小心翼翼的把纸笔与笔记分开装在书箱里,开始有心情一起玩闹了起来。

“哎?对了,我听说,陈明爹娘给他定了个亲事,还是长远县一个小地主的独女,听说嫁妆不少呢。”赵子刚素来喜欢打听八卦,附近城镇有什么消息他往往是第一个知道的,此刻正津津乐道的吐槽。

“啥?”冯君凌一脸不敢置信:“陈明应该才十七吧?这么早定亲干嘛?他考了这么多次都在县试尾巴上,府试都过不去,不是还打算拿妻子嫁妆继续考吧?”

冯君凌还记得曾经在私塾因为陈明那可笑的自尊,自己跟他吵了不止一次的事情,对这人越发看不上。

“谁知道呢。听说那姑娘长得一般,但挺会持家的,因为是唯一的女儿,嫁妆还蛮丰厚,比陈家好太多了。

只是说是个地主,其实是个商户,高不成低不就的,以他们家的分量,女儿想高嫁就得加商户,或是给读书人做妾。这时候陈明不就显出来了?

学识还可以,长得不错,就差点运气,每次考试都能分到臭号也是一绝了。那林家不就想着找个有前途的女婿,将来功成名就了拉自家一把,起码把自家商籍改成农籍,以后子孙科举不至于被人鄙夷扣分吗。”

沈锦听得津津有味,嘴里吃着班云庐给他摘来的桃子。本朝对商籍虽然不禁科举,但免不了还是会有天然的鄙视圈。如果同样的分数,农户寒门出来的学子总比商户子更有机会上榜,只要不是差距极大,大家也更愿意选择农家子或者官家子做榜首,而不是商户子。

当然,也不是没有商户子入选榜首等高名次的。

前朝末期,就有个商户子,还是江南盐商之子,因为一手妙笔生花的文章和诗句名震江南,十七岁连续考中童生、秀才,直到举人,拜师当时的大儒白允礼。二十岁高中探花,后来还尚了公主,最高官拜一品大员兵部尚书,深受帝王信任,可谓是风光一世。

不过,后来国本党争之乱,公主因为提前站队被暗杀,那商户子却因为和妻子派系不和,果断杀了嫡子,改为扶持庶长子为继承人,其生母为正妻,以求向主子表明真心。

不过那商户子后果也不怎么好,他的主子失败,以意图造反的名义被斩首在午门,商户子也因是其爪牙之一跟着丢了性命。寄予厚望的庶长子随其生母被吊死在自家门前,其余庶子和妾室流放,女儿充作官妓,奴仆变卖财产充公,也是落得个极凄惨的境地。

再然后,因为前朝那些个破事搞得国库空虚社稷凋零,前朝的江山成了越朝的天下,闹得欢实的皇子皇孙一个没剩全砍了,落得个晚年名声不保的下场。

首辅秦池登基后因为过于杀伐果断,被旧臣扣上心狠手辣的名声,导致全国各地百姓议论纷纷,一度险些引起恐慌内乱,生怕遭遇比前朝更可怕的境地。直到后来一系列利民政策下发,百姓看到实惠了,这才渐渐改了口,夸起了新帝英明,让秦池坐稳了皇位。

陈明未婚妻娘家那一家子不得不说挺聪明,也看的长远,本朝吸取前朝教训,商户子入朝为官不得超过正五品,与皇室宗亲定亲就需要放弃实权,只领取闲职安稳度日,公主不得干预朝政。那一家想让自己家以后有机会飞黄腾达,就得先丢掉商籍的帽子,不然考上去也得被人当肥羊宰着玩。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