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退货(第4页)
可见二婶娘不会教女儿。
再一想王熙凤在书里的言行举动,一点儿也不像她这辈子的娘,王熙鸾心里有了猜测。
原书里没有“王熙鸾”这个人,是不是因她没来,所以娘把她这胎给流掉了?滑胎也是极伤身的,又没有她的金手指相帮,娘必然是养了许多年才养好。
等娘养好了身子,不管出于什么缘由把王熙凤接来抚养,那时王熙凤已经长了至少十岁,性子养成也不好改了。孩子大了就容易养不熟,所以娘也没太多上心?有吃有穿学规矩定下亲事有嫁妆就完了?
也不是没可能啊。
左右这辈子王熙凤既然成了她的姐妹,她可不许她这辈子再做出原书里的事儿了。
玩烦了,就学习罢!
王熙鸾让人拿来《千字文》,开始一个字一个字教王熙凤读书!
教到中午吃饭,也就教了最前面八个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王熙鸾觉得荣国府从宫里请来的两位嬷嬷也太大材小用了。
这就和让北大教授去教幼儿园小朋友一样!
又和王熙凤吃喝玩乐两日,六月二十九,温瑛带两个女孩儿到了荣国府来拜见两位先生。
出门前一晚,温瑛对王熙凤王熙鸾两个细细嘱咐了,先生们都是宫里出来的,规矩严得很,叫她们收一收疯玩的性子,到了人家不许胡闹。她语气说得严重,王熙凤王熙鸾都认真记在心里。
是以在荣国府见了两位先生,她两个都一句高声话也不说,一个多余的动作也不做,规规矩矩给先生们行礼,又答先生们的话。期间王熙凤本忍不住想要动一动,但见了鸾儿还老老实实的,她便也只好撑住。
王熙鸾见两位先生都是半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在脑后团成纂儿,每人不过两三根钗。虽是宫里出来的嬷嬷,浑身上下却不见什么奢华装饰。
教日常礼仪的李先生穿一身褐色衣裳,生得慈眉善目,说话也和善些,叫人如沐春风却丝毫不敢慢待。教琴棋诗书的褚先生穿一身深绿衣裳,眉目间有些冷淡,更令人不敢小觑。
还没上课,不过是见见先生,王熙鸾就已经预想到了以后上学上课时的场景。
不过她可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四年大学磨练出来的,也就是重新上一回学,倒没什么。只是不知道“野惯了”的王熙凤……
王熙鸾心里为王熙凤默哀一瞬。
问话结束,不但王熙凤王熙鸾觉得轻松不少,就连两位先生也不禁松了口气。
她们以前是宫中嬷嬷不假,但出宫来到荣国府,就再也不是宫中女官。国公府上人因她们出自宫里敬她们,她们却不能太自以为是。七品女官说低不低,和一县知县一个品级,但说高也不算高。
再往上,宫中还有许多六品五品四品女官,那才是真正在宫里有体面的高位女官。她们到了五十多岁,能带着积蓄在国公府荣养,已经能算得不错了。
“这两位姑娘看上去倒都机灵。”回至自己屋内,李先生叫小丫头给褚先生捧茶,和她交流学生面试心得。
褚先生只抬抬眉毛:“我看那位不满三岁的鸾姑娘倒比凤姑娘还聪明些,性子也更耐得住。”
李先生笑问:“这回你信了元姑娘说的话了?”
褚先生放下茶杯,轻叹道:“是我老糊涂了,以为不满三岁的孩子就是再聪明,也聪明不到哪儿去。可古人说‘三岁看老’,我怎么反把古人的话忘了。”
李先生笑道:“学生聪明些好,咱们教着也省力。都奔六十的人了,出宫不就是为了享享清福,安度晚年嘛。有几位省心的学生挺好。我看咱们呐,也别挑肥拣瘦了。”
却说正院里,王熙凤被先生们问完话,心里不禁打起退堂鼓。王熙鸾看出来几分,也不明说,只带着她和元春一起玩儿。
“元春姐姐,我和凤姐姐是上三天学歇两天,你呢?”王熙鸾问。
元春笑道:“我是每十日休一日,和以前在前院上课时一样。”
王熙鸾开始掰手指算:“我们十天可以休息四天,元春姐姐只能休息一天,元春姐姐好累呀。”
元春疑惑鸾儿一直盼着上学,怎么会说上学累?再看凤妹妹竖着耳朵正听,便明白过来。
鸾儿这鬼精灵,是想让她说些上学的好给凤妹妹听呢。
她揉揉王熙鸾的小脸,笑道:“其实上学是有些累,却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你们现在在家里玩儿,是不是只能玩些玩意儿?最多再打个结子。等上了学,学会读书、写字、琴棋,能玩的可就多了。”
“而且咱们李先生从前在尚食局呆过,会做许多精致点心吃食。你好好学,讨得李先生喜欢,求她给你做教你做,往后你这小馋猫,就想吃什么都有了,是不是?”
王熙凤听得不自觉弯起嘴角。
“而且咱们现在小,但总有一天会长大的。”元春谆谆善诱:“等再过几年长大了,出门交际,各家的姑娘们一处说话,总不能一样能拿得出手的本事都没有,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