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真假(第4页)
一连串的事已经使琼玉有些麻木,不觉得她和年仅六岁的姑娘谈论婚姻大事有什么不对劲。
她叹道:“也是。不过瑚大爷就是年岁大了几岁,要看别的,真是再好也没有。贾家又是咱们家知根知底的亲戚家里,老太太和张夫人一贯喜欢姑娘,若真能成,对姑娘来说,也算难得的好归宿了。”
王熙鸾知道过犹不及,不再多说,道:“瑚大哥哥已经走了,我去找凤姐姐。”
琼玉扶着她下了榻,咬牙嘱咐道:“姑娘,今儿的事可别和别人说,瑚大爷也真是,怎么那么不经心……”
这话不大对头,琼玉赶紧换了话:“姑娘家清誉最紧要。别人可不管什么缘法,若有不对,伤的可都是姑娘的名声。”
话不好听,王熙鸾却知道是琼玉的肺腑之言。她笑道:“姐姐放心,瑚大哥哥明儿就走了,一走一二年,他也来不了。”
看姑娘这样,又全和刚才不一样,是一点儿也没开窍的样子。再者已经走到门外,琼玉只好不再提这事。
到了凤姑娘院子,琼玉看姑娘和凤姑娘说话,她便和琼琚在堂屋做针线。
不到半刻钟,她就被针扎了三次手。琼琚看了这样,把绣绷从她手上拿走,笑道:“姐姐这么个细致人,今儿是怎么了?若不舒服,你先往我屋里歇着去,姑娘们这里都有我呢。”
琼玉也实在做不下针线,便嘱咐她几句,真个往琼琚屋子里躺了一会儿,心里纷乱,想的都是自家姑娘和瑚大爷,不得安生。
一时,琼玉想到若姑娘真和瑚大爷能成,院子里的丫头婆子现全都怕瑚大爷如虎狼,那可不好。她没两年……就要出去了,总要给姑娘调理出两个贴心人。就是不成,姑娘身边的人见着瑚大爷都怕得那样,也不像样子。
正房内,王熙凤听了王熙鸾说的话,也心绪杂乱,说话声不自觉带了哭腔:“为甚要送元春姐姐入宫?一入宫,是不是就出不来了?”
王熙鸾“嘘”了一声,叹气道:“凤姐姐,元春姐姐入不入宫是贾家的事儿,论理,咱们是管不着的。”
王熙凤靠在王熙鸾身上抹眼泪:“鸾妹妹,我知道虽然你是妹妹,可一直比我聪明。我不如你知道得多,也知道瑚大哥哥这么出息,荣国府很不用送元春姐姐进宫。为什么……”
王熙鸾推推她,在她耳边说道:“瑚大哥哥是张伯娘的孩子,元春姐姐是大姑姑的孩子,他们不是亲兄妹呀。”
王熙凤愣住。过了许久,她紧紧拽住王熙鸾的袖子,问道:“妹妹,我也不是大伯父大伯娘的孩子,和你也不是亲姐妹,和佑大哥,佩二哥也不是亲兄妹,我会不会被送入宫去?”
王熙鸾张口就想说不会。
但话在出口前,她忽然想到,爹娘用和她一样的水准把王熙凤养大,真的只是为了让她平安成长幸福一生吗?
娘或许是这样想的,但是爹……
王熙鸾拉起王熙凤的手,笑道:“凤姐姐放心,我娘不会舍得咱们入宫的。而且,咱们和他们又不一样,你是知道的呀。”
贾瑚从荣禧堂后门出来后,并没回前边,而是先去荣庆堂见贾母。
开门见山和贾母说了他去见鸾妹妹,请鸾妹妹给王家叔父写信,找一位骑射女先生来后,贾瑚便不再说话,只等贾母开口。
贾母想一想,笑道:“让她们小姑娘学学骑马也好,只是你该先来和我说,倒先去烦你鸾妹妹。”
贾瑚道:“我是想先把事办成,再来告诉祖母,省得祖母烦心。若妹妹们不想学,祖母听了我的话请来先生,妹妹们见平白加了功课,怕心里埋怨我。”
他就知道贾母不会反对。若真有心送元春去宫里争宠,不拘是后宫还是哪位皇子府上,元春又生得好,又会琴棋诗书,竟还会骑马射箭,会非常有竞争力。
况且鸾儿写信请来先生,那先生便是王家的先生。让贾母去信请王子腾找先生,来的就是贾家的先生了,不一样。
贾母笑道:“你这是好意,你妹妹们都懂事,不会怪你的。”
说完这事,贾瑚就起身告退。贾母知道他素来如此,也不在意,只嘱咐两句细致看着人收拾行李东西,并命人给他拿了几张银票,便叫他去了。
贾瑚从贾母院中出来,看天色未到中饭时辰,便又往荣禧堂后院过去。
张问雁才把最后一个来回事的媳妇打发了,想和罗嬷嬷商议如何重整家里规矩。
见贾瑚来了,张问雁心里叹得一声,不待他说话,便道:“趁着你要走之前,我和你说说打算怎么变家里的规矩,你看合不合你的意,怎么样?”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应该叫:贾·瑚·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