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第1页)
下面的人已经探过,他当年被崔宜夫妻托付给友人,此后就一直跟着过活,几经辗转,在此地定居也有四年了。如今他的养母在外头做着一份账房娘子的差事,用以养家。就像最普通的百姓的模样。如果不是他们找到这里,没有人会再知道,院子里住着的小男孩,是陈国皇室的后裔。鹦哥儿想上前叩门,被赫连姝拦住了,她亲自走上前去,敲了敲带着铜锈的门环。门还没开,就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道:“来了,来了。”崔冉没忍住,向前迈了一步,恰逢院门打开,一张白净的小脸从后面露出来。他一下就怔住了,不能动弹。身旁的人握了握他的手,没有说话。男孩的岁数还小,刚过他腰高,仰着脸问:“姨姨,叔叔,你们是来找我娘的吗?”面对着几名陌生人,倒也没有怕的模样。后面还跟着一名老者,大约是他的爷爷,蹒跚着过来,笑容可掬,“清儿,家里来人啦?”崔冉听见这个熟悉的名字,喉头忽地堵了一堵,竟说不出话来。“老人家,我们是清儿娘亲的朋友。”赫连姝倒是毫无架子,很是和气,“日前同她说过的,要来登门拜访。”“哦,哦,瞧你们,这样客气。”老人连忙招呼着,将他们往里让。他刚要回身去喊人的工夫,从里屋又走出一名女子来。三十上下,想来就是崔宜夫妇托付的朋友。她是与宫里人见过面的,知道他们这一行人的身份。只是碍于眼前老小俱在,不好惊吓了他们,只向赫连姝和崔冉淡淡行了个平礼。崔冉的手心被捏了一捏,他扭头看见身边人鼓励的目光,才像找到了主心骨一样,点点头,向着男孩缓步过去。男孩的眼睛像墨丸一样,又黑又亮,只安静地瞧着他。虽然还小,眉目间却已经与崔宜颇有些相似。他鼻尖忽地一酸,唯恐吓着孩子,才硬生生忍下来。“你娘亲她们有些大人的话要说。”他温声道,“叔叔陪你玩一会儿,好不好?”对面很是乖巧,点了点头就跟着他走,像是生来与他亲近一般。要说陪孩子的把戏,崔冉这些年当爹爹,也算是熟能生巧了,然而此刻面对着清儿,竟如近乡情怯一般,一时竟至于无措。最终,反倒是带着孩子,在墙边编起手串来。围墙下栽着两株栀子花,正是刚开的时候,雪白的花小巧雅致,摘上几朵用草茎编成一串,戴在手腕上,便可得一日清香绕身。这是他做少年郎的时候,在宫里和老侍人学来的。“叔叔,你的手真巧。”身边的人稚声稚气。他笑了笑,“你喜欢吗?”见对面点头,便讷讷道:“那就好,喜欢就好。”好像隔了这么多年的岁月,忽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总之,一切平安,便是最好了。他多年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已经不如少年时娴熟,正摆弄着草茎,忽然听身边的孩子问:“叔叔,其实你不是我娘的朋友,对不对?”他手一抖,险些将编了一半的手串掉下去。“你……”“没事,我娘都和我说过的。”小孩笑吟吟的,坦然得很,“她说,我原本是另有爹娘的,只是前些年打仗的时候,迫不得已走散了,才由她领着我过活。”他颇有些神秘地凑过来,道:“我娘这个人,很少与别人往来的,她以前说漏过嘴,说要是哪天有生人找上门来,那就是我亲生爹娘那边的人了。”崔冉瞧着这个早慧的孩子,踌躇了片刻,终究是小心翼翼问:“那你会想他们吗?”“有一点,但已经记不大清模样了。”孩子很诚实,脸上带着笑,“但他们是没有办法,才和我分开的,他们现在,应当也过得很好吧。”他沉默了一会儿,眼底微微发潮,笑了一笑。“嗯,我也好久没见到他们了,但他们一定过得很好,不用担心。”他们在小院里待得不久,也就动身回去了。临别前,老爷爷领着清儿同他们挥手道:“往后常来。”但崔冉心里清楚,他再也不会来了。回程的马车上,他靠在赫连姝肩头,忽地觉得心里有些空,就好像揣了这么多年的一桩事,一夕了结,腾出的那个空位却一时间填不上去。赫连姣已经死了。在崔宜去世的第二年。对外的原因无非是,她自从早年重伤留了病根,身体日渐不好,终于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没有人会疑心,是已经坐稳皇位的帝王,对这个无法构成威胁的姐姐动了什么手脚。如今清儿也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