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二十四章(第1页)
玄清曾听皇帝说,季容华极富才情。然而对方性子太过贞静自守,所作诗句竟无一句外传。除去上次零星听得几句《葬花吟》外,玄清还是头一回见她作诗。
他不由赞许感慨。
“不知王爷以为,西施,范蠡,夫差三人,如何?”季昭单刀直入地问道。
她的心事似乎已逐渐明了,却还要借着言语来理清。而她想看看,原著中潇洒不羁、性情高华的清河王,究竟能说到哪一步。
玄清沉吟片刻,道:
“世人多有叹西施、唾吴王的,小王却以为,范蠡着实不丈夫了些。他乃西施爱侣。西施一介弱女子,却被心上人亲手送往吴国为姬,何其伤哉!故小王以为范蠡不及夫差。至少夫差对西施做到了倾心以待。”
季昭略感失望,和甄嬛后来说的也差不多。
“容华以为西施是亡国祸水?”玄清见她面色变幻,随口问道。
季昭却是蹙眉:“王爷言辞虽小巧别致,却不免流于闺阁口吻。”她冷笑道:“西施若解亡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玄清道:“那么小主以为如何?”
季昭沉郁道:“自来美人就便亡国君主一块最绮丽的遮羞布。纵然没有西施,却也有南施北施。那些以为美人可亡国的,不是读书读傻了的酸儒,便是真的居心坏毒!史上从不少见这等黑心肠的小人。譬如烽火戏诸侯,褒姒既为冷艳美人,岂能为这一点小事发笑?却偏偏有人懒于过脑:试想,烽火点燃后,各地诸侯赶来时日不同,最近的也要十数天。褒姒与幽王难道是坐于台上枯等数日,看远远风尘起了,兵士们骑马赶来,因而发笑么?这显见不过是一个粗劣故事,只可惜蠢人太多,反而广而传之,实在可笑!”
玄清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季小主高才,小王叹服。”
季昭歇了口气复又说道:“王爷的看法看似新鲜,却失于偏狭。一味盯着范蠡做什么?只全男女私情却不顾家国天下,这样自私之爱又有什么好稀罕的?难不成一个人就只爱他的情人,却不去爱国中的百姓吗?何况范蠡居庙堂之高,自当忧其民。他纵然
对不起西施,却也对得起越国百姓!”
自然,范蠡将西施作为自身附属,随意驱使,枉顾其自身意愿一点,身为现代人的季昭不可能去赞同,但这多少和现在的话题有些无关,她便不拿出来发散了。
渐渐激起胸中谈兴,于是不去看清河面色,直往下道:
“王爷或许要说,西施何其无辜?那季昭才要大笑三声。难道在王爷眼中,女子不是人?西施虽为女子,却是越国子民,难道就不许她生来壮志,为国出力?莫要说什么保家卫国是男人的事情的蠢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因为古来观念,女子不可从军杀敌,但西施却是在用另一种方法报国,即便封她一个将军也不为过!可叹越国上下迂腐,竟逼她自尽,美丽何辜?”
“至于那个夫差,更是好笑。难道因为他对西施的真心,他的不理朝政,宠幸佞臣就可以忽视吗?他的痴情不知让多少吴国子民受累!身为君王,本当以天下为重,却为了一个女子失了天下,这故事凄美倒是凄美,后头不知埋着多少白骨!怎么还说夫差不及范蠡?”
“自然,今日再回看吴越之争,又颇有不同观点。这战争因仇恨而起,因此西施、范蠡、夫差的纠葛更有荒谬之处。春秋无义战!为国君的复仇展开争斗,折杀的却是无辜百姓。这名扬千古的三人背后,却是因为这场战争而死去的无数人!如今吴越均为大周之领地,再回看过去的战争,莫不感到好笑?可是对于那时的人来说,主辱臣死亦是一种气节,换句话:吴与越就是今日的大周与赫赫!好男儿当马革裹尸,为国出力,方不负此生。‘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不也是一种正理?”
季昭只觉胸中言辞激荡,喷涌而出。而在这些喷涌的念头之中,她所寻找的那个未来亦是愈发清晰——她已想清,假如可以,她愿做未来皇帝的母亲。
诚然她不懂得朝政,也没打算自以为是的插手,可是在信息爆炸的21世纪,她耳濡目染之下亦懂得了不少有用的东西。纵然她不懂得具体施政,大体方向总是有看法的。她晓得工业革命,晓得蒸汽机基本原理,晓得现代先进的政体,晓得未
来历史的教训,晓得马克思主义中关于经济政治矛盾运动的精确论断……她至少正确的大局观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