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沈之衍舌战群儒(第2页)
“请举手提问,我会尽量回答。”
十几只手臂同时举起,沈之衍点了一个最前面的女生。女记者举着麦克风,兴奋地说:“沈先生,我是天音娱乐的记者,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会选择参演这部作品?”
沈之衍点点头,表示听到。
“我参演这部作品的理由非常简单”
就在大家都认为他会说出导演,编剧,或者制片人名字时,从台上年轻英俊的男人口中讲出的却是:
“有天晚上睡觉前,我打开了一本书,上面写着: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土壤资源丰富多样。但山地面积占据较大,耕地,林地比重小,且因为空间差异和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土壤差异明显,再加上近几十年人为活动的影响,种种因素下来,面目前我国土壤总体来说具有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南北差异较大的特点。”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问题相信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主要来讲讲我国各地土壤差异。
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统计,全国有14个土纲,39个亚纲,138个土类和588个亚类。这14个土岗分别是:有机土,人为土”
随着他一句句沉稳有力的发音,台下记者从最初的激动期待若有所思全体陷入了“”的状态。而直播间的弹幕也一度停滞,屏幕里竟然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沈之衍那张英俊,张扬,且充满自信的面孔。
他恍若毫无察觉般继续说道:
“我们说了这么久的土壤,那么土壤到底是什么,它是凭什么划分的呢?首先,土壤是指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组成成土母质的类型对土壤质地影响较大我们这部剧”
台下记者听了一大段恍若魔经般的论调,大脑早已陷入恍惚昏昏欲睡,终于耳中窜入一个有用词汇,他们立刻敏感地抬起头,记者的职业道德在这一刻体现到了极致。
台上青年微笑一下,似乎对此非常感激,因此,他的嗓音也更为清亮通透,仿佛带着一种真挚的情感:
“我们这部剧发生的背景为干旱区为主要地区,主要成土母质是黄土,主要农业土壤是黄绵土,这种土土质疏松,透水性通气性强,易于耕作,但同时它也具有的持水性差,易遭侵蚀等明显缺点,在现实世界里,自xx年开始,我国就对上述地区展开了大力扶贫工作“
他开始了开始了,媒体记者们露出绝望的表情,好几次有人想要打断,反而被滔滔不绝的沈之衍反打断。他在台上坐了半个多小时的发言,他停下的那一刻,下面众人如获新生!
直播间:
【结束了么结束了么?】
【谢谢谢谢,已经睡了一趟了,效果很好。】
【已经录音,自用催眠。】
【楼上请发我一份】
【也请发我一份】
【好人一生平安】
沈之衍结束了讲话,他清了清嗓子,喝了口杯子中的水,问:“谁还有问题么?”
“呃”
被他这么一通讲记者们的脑子都混乱了,总算还有人保持清醒,举手问:您刚才说的和参演这个剧的原因有什么联系么?我们希望能获得更确切的回答”
“这怎么会没有关系呢。”台上青年抿了抿嘴,似乎被记者这么笨拙呆板的脑袋很不满意:“你想,因为我这个剧的背景地处大西北,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土壤资源性能低劣,再加上本身水资源不足,土壤荒漠化和盐碱化严重。我这个剧里男一号实施的各个方案,就是以节水合理用水为中心,绿洲建设防治风沙为重点,扩大林草植被,通过公路扩大贸易范围”
开始了开始了又开始了,下方记者一脸痛苦面具,别说了求你别说了,就当我没问好么?!
沈之衍又滔滔不绝地讲了近半个小时,讲到直播间和会场一样鸦雀无声,到最后,整个屏幕连“”都没有了。
他最后一个字停下的时候,仿佛空气都活了过来,沈之衍吸了口气,舔了舔唇角,一脸意犹未尽地问:“你们还有问题么?”
记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想当那个会被全体同行憎恶,所有观众鄙夷的那个人。两分钟后,终于有一位勇者颤巍巍地举起手,沈之衍脸上露出明显的兴奋,大声道:“你说——”
那个记者吞了吞口水,仿佛壮胆一般大声喊:“你刚才讲的并没有实际回答我们的问题,你是否是在逃避问题,我们想了解的是你是如何认识江导,刘制片,又是怎么共同进入同一剧组。以及因为你并非主角,是否会对男主演员产生一定压力?”
这是一位真的勇士,为了避免沈之衍再逃避话题,他已经把话说得这么明确,几乎是□□裸地把挑事的心放到了明面上。
沈之衍微微一笑,从容而冷静地道:“我与江导和刘老师相识是因为我面试了这个作品。至于我和男主角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的确给了他不少压力。”
众人精神一振——
“在剧里,他是负责将故事所在地区带出贫困的主要负责人,我是辅助他的人,我们在不同项目上都有过争论,比如在先造林还是先集中精力改建梯田这方面,男主角统筹大局,认为先要将土地沙化问题初步解决,提前一天植树造林就能够减少一天沙漠化,而我所扮演的杨立承则立足细节,认为只有先切实地给村民带来好处”
啊记者抱头痛哭,他们就不应该抱有沈之衍还打算给他们正面回答的妄想,这家伙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好好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