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2页)
而后来尚方禁黑白两道通吃,成了富甲一方的存在,在长陵县仅次于邛成候和萧氏。
“这位是阳陵严县侠。”
身披虎皮的是阳陵严本,他笑呵呵的,打量第五伦,惊异其年轻。作为本郡豪侠,严本虽不如茂陵原涉有名,但势力也不小,可如今在郡中,名望上却被后起之秀孝义第五郎压了一头,今日特来打个照面。
“这位亦是阳陵县人,乃是留侯张良之后,张越张子重!”
第五伦瞧着这张越就是个小白脸,男身女相,披着身狐裘,与先前两位的豪横不同,书生气十足,倒是与传说中张良容貌十分吻合。
第五伦与众人见了礼,景丹才道明了他们来意。
“常安近来发生的事,已在郡里传开,诸君听说伯鱼愿意以郎官之职,来为第八矫抵罪,都十分钦佩,以为是伯鱼钱粮不足数,特来送粮。”
那一车车的,居然都是粮食!
第五伦一时间有点飘,觉得自己真是主角,送钱送粮有了,只差纳头便拜。
远徙西海郡者不准许赎迁,这些粮,第五伦当然一粒都不能要,待会要千恩万谢,请众人收回。
但他却能收获列尉郡土财主实力派们的善意,名望彻底传遍本郡,这让第五伦想到一句话。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波,不亏!”
……
ps:求推荐票。,!
”
不过说来也奇,除了刘隆,其他太学生基本都跑路了,比如那刘文叔,看来都是聪明人,就第八矫和刘隆老实。第五伦又给第八矫盖了条羊皮毯:“我打听过了,汝等明日就要远徙西海郡。”
西海就是后世青海湖,当初王莽觉得,全国已有东海、南海、北海郡,就差一个西海郡,于是派人诱惑当地羌豪献土。但羌人很快反叛,西海的战争至今已有十余年,成了新朝一个没法止血的伤口,王莽的对策是不让寸土,每年都想方设法将内地囚犯送去填坑。
毕竟少了西海,他的四海归一就不完整了。
“此去数千里之遥,又是冬日,最需要的是衣物和鞋履。”
第五伦放下一个褡裢,里面装了七八双合脚的冬履,也不知够不够第八矫走到去。
“还有,你的髡刑免了,不必作为刑徒上路。押送的吏卒也打点妥当,路上若与刘隆同行,便多和他亲近,刘元伯孔武有力,又急人之急,能护得你不受欺凌,等到了西海郡,要记得来信告知家里平安。”
所谓打点,其实是承诺给吏卒便宜至极的煤球,反腐还在继续,这段时间贿赂都没人敢收。
让学那一刻,第五伦是不会想到,自己和第八矫会有如此多的纠葛。
他料不到,第八矫会为了他举幡请命,更料不到,阴差阳错之下,这老实人要远离故土了。
第五伦只没告诉第八矫,为了救他,第五氏和第八矫老底都凑出来了,最后虽没交粮,第五伦的郎官却丢了,如今恢复成了庶人白身。
他不想让第八矫心里有太大负担,人心都是肉长的,第五伦对外人虚伪,对自己人,如扬雄、第八矫、景丹、王隆,他愿意以诚相待。
第八矫是悲观的,叹息道:“我只怕去了那边,仍活不下来,听说西海、金城羌乱就没停过,每年都要死很多人。”
第五伦骂他道:“我听人说,苏武在匈奴北海之地缺衣少食都能活十几年,何况汝等去的地方,至少还有郡县城郭。还是那句话,跟好刘隆,汝等一文一武,又不是做囚徒,说不定,在边塞还能大有作为!”
将衣服里塞着还热乎的胡饼交给第八矫,第五伦给了他最后叮嘱。
“季正,活下去,至少撑个几年,我一定会派人去接你!”
“诺!”
第八矫含着热泪,朝第五伦作揖:“我,听宗主的话!”
……
而等第五伦离开郡邸狱后,外面又下起了雪,城外一片白茫茫。
“郎君,回城里么?”第五福朝手里哈着气。
“不,回第五里。”
第五伦有些难过,伤感于第八矫将踏上一条不知前景的路。
但对于丢了郎官,第五伦却丝毫不感到悲哀,反而开心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