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页)
江吟坦荡地笑笑,落落大方地还了礼。
“区区小事,何须惦记,公子不必纠结于此,若是有缘日后定会相见。”
她不着痕迹地拂了陈梓的好意,摘下斗笠,错过了对方脸上明显的失望之色。
第2章
天色渐晚,江吟坐在雕花的轩窗前,散开一头如云的黑发,揽镜自照,微带感伤。
她回到府中先陪祖母用了膳,听慈眉善目的老人唠叨了半天她的婚事,之后又提起归京的打算。
“吟儿啊,你这些年受苦了,和祖母一同住在清静之地,未曾见识过京城的繁华。”
“这是什么话。”江吟嗔怪道,“陪祖母是吟儿的本分,何况家中父兄都在朝为官,除了我还有谁能为您分忧呢?”
“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祖母笑的合不拢嘴,“可惜临安偏僻,寻不着门当户对的好郎君,你也大了,该考虑婚事了。”
“再说吧。”江吟避而不谈,亲自为祖母夹了一块桂花糕,“小厨房特意做的,我吃着香甜可口,您尝尝合不合胃口。”
祖母眉开眼笑,不住地抚摸江吟的头顶,夸她孝顺。
一顿其乐融融的晚膳到了尾声,祖母突然想到了什么,坐直身子一脸严肃道:“吟儿,以后少去那什么松竹书院,里头都是混小子,你是有身份的世家小姐,万不可和他们厮混到一块去,虽说这里无人知晓你的家底,可也不能让人看轻了去。”
“有我表哥在,没人敢欺负我的。”江吟安慰道:“您不是常说,让我多跟着表哥念念书,将来也做个识文断字的教书先生吗?”
“哎呀,那都是说笑话,做不得真。哪有女孩子家家抛头露面去做教书先生的,在家里相夫教子还差不多,不成不成。”祖母忧心忡忡,“先前允你去是希望你多点学识,但如今你已然到了许婚的年龄,就应该待字闺中,别再往外跑了。”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祖母怎的临时反悔,违背承诺呢?”江吟正色道。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千古流传的道理。”祖母反复劝道:“吟儿,听话,我已传信给你父亲,命他在京城为你择婿。”
江吟闻言,顾不得什么礼数,当即嘴唇颤抖,眼中含了泪。
“我父亲是当朝一品大员,几个哥哥里,既有为国为民的栋梁之材,也有不入朝堂寄情山水的闲散诗人,他们都得祖辈庇佑,不受家族约束,为何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偏偏如此之难?”
“吟儿!”祖母一拍筷子,语气严厉,“正因为你是贵女,才更要入高门。你的哥哥们身为男子,自然自在些。可你不同,你是唯一的女儿,全家的掌上明珠啊。”
她想起离世的女儿,再看向眼前我见犹怜的孙女,心头涌起一股热流。
“你母亲早逝,祖母比谁都期望你有个好归宿。你读了两本书,起了凌云志,这都是好事,可吟儿啊,女子与男子实在是不同。你心虽比男儿烈,但身不得男儿列。若你是个男子,必能建功立业为家族争光,天意弄人,你既为女儿身,还是守点本分的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