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95 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正是东里英进宫一事。杨锦忠抚了抚山羊胡,神情凝重望着下首坐的十余人等,“诸君,如何看?”

二房侄子站起来,郑重其事说道:“天家极有可能要抬举东里家,如若东里皇后产下嫡皇子,大皇子与德妃娘娘的地位恐怕不保。”

其他人等都严肃地点了点头,纷纷附和。二房侄子继续道:“原来没有皇后,德妃娘娘在宫中尚能立足,如今来了一个皇后……东里家若立起来,大皇子的地位将十分尴尬,东里皇后的嫡子一旦出生,大皇子必为眼中钉。如今之计,惟有趁其羽翼未丰之际,将其剪除。”

第134章颜如玉

杨锦忠道:“贤侄说得有理,诸公,可是与吾一样,同意贤侄的看法?”

族人们左看右看,三三两两议论几句,其中一旁支族叔站起来道:“东里家虽然无官不足为惧,然东里皇后毕竟为一国之后,德妃娘娘都无能为力,我等如何能撼动得她?”

杨锦忠叹了口气,道:“原本魏贵人生子,就让东里皇后饱受非议,只是陛下一味包庇,才暂时让皇后无事。只是现下魏家失势,魏贵人却还在宫中,陛下说后宫之事交由皇后作主,倘若此事处置不当,我等当有话说。”

“为何现下不曾处置?”

“贱内说大抵是魏贵人还在坐月子,毕竟生下了皇室公主,因此皇后还不曾处置。”

“区区一个公主而已,往后不过浪费米粮。”在座者有人小声嘀咕。

无人言语,大伙都默认此说辞。

“既然如此,我等暂且等待些时日,”二房侄子道,“看那东里皇后如何处置,若皇后还包庇魏贵人,杨家当倾尽全力声讨东里皇后。”

杨锦忠道:“那便暂且如此,看东里皇后如何,如若皇后逃过此劫,我等再做打算。”

东里婳的确是在等魏贵人出月子,目的却不是为了处置她,而是想确认她无碍。

比起起初坐月子时的枯形灰心,魏贵人如今可谓容光焕发,每日最大的期待,就是等东里婳过来,教她认几个字。今日东里婳来时,又有好消息告诉她,原来是她与邓淑妃商议了一番,总算是敲定了女夫子的人选。

邓淑妃提议的是工部郎中颜融的女儿颜如玉,郎中本是个五品官,不太起眼,然而颜小姐自幼博学能文,过目不忘,曾在工部尚书千金生辰宴席上作诗三首,尚书夫人做为佳话在宫宴上提了,邓淑妃后来看其诗作,便记在了心中。

只是此女虽才识过人,婚事却不顺意。并无其他,只因传闻颜小姐相貌丑陋“面如夜叉”,高门不肯娶其为妻,低户想攀,颜小姐又不愿意。因此到了十八岁,还未出阁。

邓淑妃的意思,颜小姐有真才识学,教魏贵人识字应是绰绰有余,况且于颜小姐而言,但凡有才学者,总是心高气傲一些,如若她能得到皇后的赏识,兴许就能让人另眼相看。

东里婳着实佩服邓淑妃,不过简单的让她找个教书的女先生,她居然也能变成一桩两全其美的事,不仅魏贵人受益,就连颜家知道了,也会对邓淑妃感恩戴德。

但东里婳并没有当场应承,而是让人先宣召了颜如玉入宫。

东里婳亲眼见到的颜如玉,单眼皮,塌鼻子,厚嘴唇,倒是有几分像动画版花木兰的真人版,的确不是世人推崇的国色天香的美人,但是东里婳觉得她有自己独特的韵味。东里婳一直都反感世人对女子容貌的苛刻,不爱就不爱,也别伤害,人长得不合你的意,又不是吃你家大米了。你不喜爱,总有人喜爱。

第135章当女官

并且东里婳观颜如玉的言行谈吐,不急不躁,温雅得体,像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姑娘,并不像会嫌贫爱富,只攀高门的。

她问颜如玉愿不愿意进宫给魏贵人当女先生,颜如玉却没有满口应下,而是与她提了条件。她听闻宫中有一座藏书阁,里头有许多珍藏的典籍,她想借里头的书读。

因为这个,本来只是试探的东里婳一口同意了。

待让人将颜如玉送出宫,下午东里婳去合玉轩教魏知书认字的时候,告诉了她这个好消息。

魏知书听到这个消息,笑得梨涡深陷,当下在床上给东里婳行了大礼。

“娘娘大恩,婢妾没齿不忘!”魏知书的脑袋磕在床边,竟是磕得哐哐响。

东里婳哭笑不得,这也磕得太实诚了。她让人将魏知书扶起来,等她坐回了床边,东里婳继续道:“虽然这是一件好消息,但还有一件坏消息,你且听我说。”

魏知书乖乖地点头,表示洗耳恭听。

东里婳看着她,轻轻地道:“你生六公主时本是难产,是本宫让何太医进产房救下了你与六公主,虽然本宫出自一片救人之心,但外男入了产房是事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