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李世民后半生混剪(第4页)
第二年:大唐皇帝陛下万岁[狗头]
网友E:哎,安史之乱前后简直不是一个朝代。前期的唐朝武德过于充沛,北方诸部直接修参天可汗大道来长安拜太宗。
后来归义军使者就是借道回纥走过去的参天可汗大道回的长安,不知道使者走在大道上是什么样的心情[大哭]
网友F:唐朝真的强。哪怕走之前也已经把威胁最大的回纥、南诏、吐蕃都带走了。剩下的都没有什么大的威胁。可惜宋真的太怂了,也是剩下富了。
网友G:唐朝不仅是汉人政权领土的巅峰(1256万平方公里),也是文化经济国际地位影响力的巅峰。
(文成公主入藏,日本大华改新,华国历史第一次占领贝加尔湖流域,统一除新罗外朝鲜半岛全境,造纸术火药印刷术传播直接推动欧洲迈向近代的文艺复兴运动)
回复
(便宜了他们,学了我们的东西反过来咬我们)
(大唐极盛时期的影响力,我们现在也没达到)
——————
天幕之下,唐朝的众人手忙脚乱。
“快!快记下来。”李世民急忙吩咐。
这天幕透露的信息太多了,天灾,人祸,还有那些大唐的优秀人才。
李世民自己也在写,越写又开始想哭了。
为何大唐如此艰难,饥荒、蝗灾、水灾、旱灾……
老天为何如此啊!
百姓们好不容易喘口气,如此多的灾害,又有多少百姓被迫卖儿卖女?
这后人真是大唐的好后人,现在他知道了,提前准备,能多挽回一些是一些。
首先要安定好大唐境内的百姓。至于那些异邦,一步一步来,后人自然已经把未来告诉他了,他就要做的比历史上的自己更好。
天幕对我大唐极尽称赞,那大唐如何能让后人失望!
对于异邦。武德充沛的李世民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但是“安史之乱”,还有节度使的问题,李世民却有些头疼。
他管得了唐初,难道能控制的了后世子孙吗,若是再出一个昏庸的,想起来就咬牙切齿。
大唐的疆域越大,天高皇帝远,如果皇帝没能力,如何管得了这一大群人!
不知后世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他现在急需抄一抄后世的作业呀!
被天幕中点名的朝臣,一个个挺的笔直,眼里全是神采,没有人能拒绝名扬千古,没有人!
特别是天幕这样如数家珍,让他们简直不知道激动的怎么是好,恨不得马上写几篇策论,去西域打几个小国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群贞观朝臣起初还以为这视频只会夸他们陛下呢,虽然陛下被夸了他们也与有荣焉啦。但是竟然连带着他们也被点名了!
看李世民的眼神变得泪眼汪汪,呜呜呜,这么好的陛下,怎么才活了五十岁!
天妒英才啊!
不行,得想办法多搜罗民间的名医。
臣真是三生有幸,得陛下赏识,才能发挥所长,还被后人这样夸赞!
至于那些还没出现在朝堂的人才,快去找。天幕都点名了,定然是大才!
唐初,整个贞观年间,朝廷上下都忙碌起来了……
李世民就是整个大唐的白月光,无数的唐朝诗人都写诗赞颂贞观之治,像白居易、杜甫、徐彦博、陆龟蒙等。
甚至还有“哭昭陵”的传统。当百姓或者臣子觉得收到了委屈,都要去祭拜昭陵,诉说自己的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