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9(第3页)
回过神,他暴怒的骂了一声:草!
然后扑了上去,和仍试图让马夫停车的邵云朗打成一团。
多年以后,史书谈及这对儿君臣,对他们之间剑拔弩张却又维持了微妙平衡的关系有诸多分析。
一种说法是镇西侯顾远棋功高震主,为人跋扈,遭上忌惮;另一种则说,晟启帝自己用非常手段登上帝位,便也疑心手下武将。
但任那些史学家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俩人的梁子,早就在年轻时的这辆马车上便结下了。
众随从看着那剧烈摇晃的马车,一时不敢说话。
他们不敢拉二公子,也不敢得罪大公子的心上人,一时只得眼观鼻鼻观口的装瞎,幸而马车又摇晃了一阵,便安静了。
邵云朗昨夜毕竟干了些体力活,又好久没吃饱饭了,竟在这场搏斗中落了下风,但顾远棋也没捞到好,唇角破口让他一张嘴就倒吸一口凉气。
不过挨了一顿打,他倒是从这倒霉皇子身上看出几分待自家大哥的真心,因此呲牙咧嘴道:你回去也赶不及了,只能添乱,我爹已经亲赴秋水关了,他去和可罗布那野猪谈谈,把顾远筝带回来。
邵云朗爬起来,倚着车壁,耷拉着眼皮,没理他。
嘁顾远棋心想,我不和你一般见识,又说道:顾远筝昨夜给我的信里说了,要是你落到蛮子手里,皇帝才不会答应蛮子的任何条件,你就死定了,反倒是他去了,还能尚存一线生机
说到这里,他困惑道:皇帝傻的吗?他有钱不换亲儿子,却情愿换我爹的儿子?
因为他不缺我这个便宜儿子。邵云朗哑声道:我若死在蛮族,他便是为守疆土牺牲亲子的贤君,以后逢年过节想起这件事,给我做场法事哭一哭,又是一桩美名。
顾远棋哑然。
他只是不善权谋,而不是没有脑子,难怪顾远筝说换成他自己去才有一线生机,毕竟和庆安帝不一样,顾蘅不惧身后骂名,为了儿子能回来,他甚至能带着文臣罢朝给皇帝施压。
那就没事了吧顾远棋嗤笑一声,你干什么还摆出个鳏夫脸?
邵云朗只是沉默着。
顾远棋觉着他不说话的时候还挺好看的,他那个大哥有点眼光,不过这种不是他喜欢的类型。
就在他以为邵云朗不会再说话的时候,邵云朗又开口了。
他声音粗粝的像两张粗砂纸在刮擦,缓慢又艰涩的说:可罗布以为他和邵云霆是在联手,实际上他只是被邵云霆利用,我推测,只要顾远筝到了蛮族那里,邵云霆的人便会立刻毁约顺便告诉可罗布,五皇子是戴罪之身,如今不过是个庶人。可罗布在秋水关外耗了这么久,赔了粮草折了兵,却发现到手的筹码一文不值
他抬眸,问顾远棋:你说他是野猪,倒是一点没错,那愤怒的野猪会做什么呢?
顾远棋脸色终于变了。
送我回去。邵云朗道:我早一点回去,他便能少吃一点苦头。
邵云朗终究没能回秋水关。
顾远棋急匆匆的命人折返,路上却碰到了一路快马的顾蘅。
那中年男人一勒马缰,扫了一眼邵云朗,眼神中并未有亲儿子遭人连累后的愤恨,仍是很平静的。
对上那双和顾远筝很肖似的眼睛,邵云朗低下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殿下先同我家老二去宁州绥安郡暂避一阵。顾蘅道:你此时便是去了,也不过是给可罗布徒增筹码罢了。
邵云朗嘴唇抖了抖,轻声道:若他不愿放人
他不敢。顾蘅陈述事实般说了这等狂妄之言,又道:赶路要紧,便不与殿下多言了,日后再叙吧。
他说罢,一扬马鞭,便带着几位侍从又上了官路,向西南而去。
邵云朗便和顾远棋一同去了绥安郡。
这是他曾和顾远筝提到过的小城,并不繁华,挂满黄土的城墙甚至有几分落魄,但这里生产一种特殊的谷物,酿酒极为香醇,每到秋后,家家户户酒香盈室,百姓淳朴良善。
曾有一胡姬带着一双儿女就在这里生活过。
顾远棋把他安置在一处小院,留了两名老仆伺候,人便火急火燎的跑了,一连几日不见踪影,只道他爹回来会差人给他递信。
这一等便是五日。
人是要靠一口精气神撑着的,先前哪怕挨饿,邵云朗也没像这几日一般,人瞧着竟带着些病容。
伺候他的老厨娘家里也有个这般大的孙子,便慈心发作,换着样的给邵云朗做好吃的。
邵云朗也吃东西,吃的还不少,他自知不该受情绪干扰,只有他好好活着,身体康健的活着,有朝一日才能让那些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