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纵(第4页)
姜月章迟疑一会儿,到底叹了口气,再捏了捏她脸颊:“罢了,不去便不去。阿沐好好在家里等我回来,哪也不能乱跑,知道了?”
裴沐当即眉开眼笑,一口应下:“好,哥哥一路平安!”
她一转眼就笑得这么高兴,气得姜月章又使劲捏了几下她的脸,又叮嘱了一大堆话,概括而言就是这不可以、那不应当。
裴沐熟练应答,面上乖巧真诚,实则神游天外。
就这样,姜公子闷闷不乐地走了。
裴沐则继续开开心心地练剑,还不时出去逛逛琅琊城热闹的街道,与同辈交流一二,再带些小礼物回来,给家中的姐妹、侍女。
她惯来对家中女孩儿很好,哪怕是姜夫人所生的两个女儿,因为她们都被教导得才情满腹、性情娴雅,高洁而不高傲,裴沐很是喜欢她们。
过了两天,她收到了一封信,信是从南朝那边寄来的。
她打开信一看,心脏就怦怦跳起来。
原来这是南朝那边的“广识会”友人寄来的信。
广识会是一个结构松散、成员遍布南北的修真界组织,其创始人据说是一百多年前崆峒派的弟子。在崆峒派分裂后,这位弟子秉持着集思广益、交流学识和技术的理念,创立了广识会。
这个组织来去自由,气氛很好,裴沐也是其中一员。不过,也因为结构松散,北齐和南朝的情形差距挺大。
南朝的广识会更活跃,有许多杰出的女修,而北齐的广识会要沉寂许多,成员几乎都是男修,而且学识大多平平,武斗实力却高超。
写信的友人是南朝修士,是裴沐在之前一次游历中结识的。裴沐曾托他在南方多多注意可洗筋伐髓,或是治疗天生目盲的药物。
这回友人来信,就说到南朝修真界要办个交易会,许多人都要参加,其中就有南朝很有名的炼丹师、药师,说不定能有裴沐想要的东西。
裴沐看了随信附上的名单,其中几位炼丹师的大名,便是她在北齐也听过。
她一下就兴奋起来。
再一看信中所说的交易会时间,居然就在五日后。原来南北虽然允许民间交流,但所寄信件、物品,还是要经过严密检查,因而耗费时间长久。这信是一个多月前寄出的,现在才到裴沐手上。
五日后……如果现在即刻动身,御剑而行、星夜兼程,还是能赶上。
但哥哥那里……
裴沐只犹豫了片刻,就做了决定。她当即写了一封信,告诉姜月章自己去南朝给他看看能不能找到合用的丹药,而后将信一封,再往姜月章房中一搁,便拿起剑,兴冲冲地出发了。
走前,她自然也没忘记同家主他们说一声,毕竟要去南方,还是得有官方出具的通行文书。
家主虽然日渐对长子感到失望,却还没完全放弃,也就很欣慰裴沐的积极举措。他对这收养来的幼子也还有几分感情,便收起了前些时日的不满,温声嘱咐几句,痛快地给出了通行文书。
裴沐轻装简行,只带了自己的剑,除了银钱和文书外,再带了一些丹药、外伤药,这便要出发了。
温暖的阳光落在她身上,她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小院,忽然又迟疑了一下。
她抬起手,看着手腕上的明黄色珠串――养魂木手串,是她哥哥送她的。这手串据说能静心安神,可裴沐知道,它最大的用处其实是让姜月章在她身上定了一个“标记”,因此他才能迅速感知她的位置。
不过,距离越远,他感知起来也越费力。
按她哥哥那个性子,知道她去南朝,肯定要用魂术来定她的位,说不定又跟上次一样,发疯似地灵魂出窍,跑她身边。可南北这么远,他那么一折腾,身体哪里吃得消?
想到这里,裴沐就干脆褪下了腕上的珠串,回到屋子里,好好将它收进了小木匣里。这匣子是她自己闲来无事做的,共有五层,里头堆的全是她哥送的小零碎,每次看着,她都觉得开心。
合上木匣,又上了锁,防止别人破坏她的东西。裴沐满意地点点头,觉得自己可真是机智极了,是个为兄长考虑的好弟弟……呃,还是好妹妹?
想不清,反正差不多。
这下,她才潇洒出发。
……
两个月后。
五月的琅琊城,正处于一年中最明媚的时候。从城外护城河边,到城中大大小小的道路,都是各式各样的花。世家清幽的宅院除外,毕竟这花开得太热闹,就俗了,实在不够清雅洁净。
就让这俗气的热闹留给平民,留给普通的修士,这便很好。
裴沐就觉得很好。
她刚从南朝回来,带着虽然不十分满意,却也还算欣悦的收获,另外还有一小包裹的礼物,都是她精心挑选过的。漂亮精巧的首饰、有趣的诗书话本,是给家中姐妹,也可偷偷塞给关系好的婢女;正经的书画卷、典籍,是给家主的。她才不给其他兄弟,她只喜欢小姐妹。
至于她小心收好的丹药,还有千挑万选出来的、最好的一幅字,那当然要给她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