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53(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如今邵云朗虽穿的散漫,但只要那双清明的眼神扫过,朝臣便都恭敬的垂下了头,等着他拿主意。

手指轻叩桌案,邵云朗沉吟片刻,方才沉缓道:粮草尽快调配,秋水关下半年的粮草本就该筹备上了,不过提前一月而已。

户部尚书方才虽有异议,却也是真心诚意的考虑了青州、常州两地的粮草储备,并不是私心作祟,此时便不再争论,拱手应下。

至于新的统帅邵云朗皱眉,转而看向兵部尚书,崔大人可有人选。

昔日秋水关的监军,如今也领了二品的官衔,被邵云朗问及人选,崔宁面露难色。

庆安年间重文轻武,世家门阀更愿意让小辈入仕,晋升更快,而平民出身的将领在军中常被冒领军功难以出头,如今军中拿得出手的将领年岁都不小了,如今秋水关汤、韦二位将军过不了两年也要退下来。

竟是一副青黄不接的局面。

邵云朗不是不知道这个现状,他与顾远筝也着手推进了一些新策略,但那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想要个新气象少说也要有五年。

见崔宁满脸的尴尬,邵云朗挥了挥手,算了,朕再想想何人可堪此任

陛下,臣有一人举荐。顾远筝拱手道:宇文家的大小姐,宇文涟。

这名字有点耳熟,邵云朗想了一会儿,恍然记起太学里有这么个天乾姑娘,还劝他好好考核来着。

宇文家行伍出身,曾和太祖一同打过天下,不同于其他家族渐渐野心膨胀,他家的老太爷在最风光的时候急流勇退,把儿孙都扔去戍边,也不与其他世家联姻,是难得的看得开的人。

宇文涟在北疆,是顾远棋的副将,顾远筝常听顾二称赞宇文涟有帅才,该放出去独当一面。

要知道顾二成天像个酸脸猴子似的,得他一句赞可不容易。

但宇文涟毕竟年轻,根基又在北疆,这事还有待商榷,邵云朗沉默片刻,突然开口道:朕这里有个更合适的人选。

众人想了想,没想到是谁。

邵云朗淡淡道:朕可以御驾亲征。

众人静了一瞬。

然后炸了锅,刚才还剑拔弩张的两拨人立刻变脸,拧成一股绳的嚷嚷起来。

陛下!不可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您龙体尊贵!岂能以身犯险?!

如今国无储君,陛下离京后,无人坐镇京师,这如何了得?

臣附议!

仿若一百只鸭子突然抻着脖子在耳边聒噪,邵云朗目瞪口呆,他自觉皮糙肉厚,实在不知道在这些大人眼里,俨然成了个金贵物件,一时舌头都打了结,竟没想到怎么辩驳。

等把人都打发走了,他才看向顾远筝。

这才是真正的难关。

阿远。邵云朗张了张嘴,片刻后才流露出不能显露于人前的悲伤,除了家国大义,我还有一点私情,我想去看看师父,你或我,总该有个人去送送她

若不是秦靖蓉一路扶持教导,他不可能早早坐在这个位置上,若是按他年少时那不成熟的计划,他想从底层爬上来,怎么也要二十年。

二十年,庆安帝能寿寝正终,邵云霆能顺理成章的继承大统,到那时他再起事,不仅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不知要有多少大昭的兵将,要与同胞刀剑相向。

顾远筝缓步上了台阶,站在他身侧揽住他的肩膀,若有一人当去边关,那臣

不行。邵云朗抬手抱住他的腰,两三日的冷战让他格外怀念这人身上浮动的白檀气味,他埋首在顾远筝腰腹间,深吸了一口气,才道:我知道坐镇中军不是非要你上阵杀敌,身体恢复的好与不好和出征西南关系不大,但我不想让你再回那地方了,想起来就觉得心口有刀子在割你饶了我吧。

他要亲征,一是为了看望秦靖蓉,二是带宇文涟打几次仗,助她在军中树立威信,就像当年秦靖蓉带他和顾远筝一样。

他也知道今时不同往日,亲自上阵杀敌大可不必,只需他坐镇城中,秋水关军心可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