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8 教育 对话文学5 张怀民你怎么这样(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虽然明知道自己年纪小,可能活得会比哥哥长。但,谁愿意失去自己最后的亲人呢?

苏轼一看情况不好,连忙劝慰道:

“你不是还有妻儿孙辈吗?怎么能算一个人?看开点,人总归是会死的……”

“闭嘴!”

苏辙恶狠狠地说道。

如今是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几年前才经历过父丧,苏辙现在一点都不想听他哥胡说八道。

三十岁的人了,还什么话都敢乱说,怪不得以后得罪那么多人。

新党得罪了,旧党又得罪了。敢情整个朝堂分三个党派,他苏轼是单独一党。

苏轼:……

来自弟弟的吐槽,最为扎心。

看他这样苏辙就来气,但是气了也是白生气。这家伙就这个性格,这辈子改不了了。

算了,捞哥哥就捞吧,谁让他宠他哥呢。

苏辙沉着脸推开他哥:

“这次先不和你计较了,以后管住嘴。”

苏轼:?

感觉作为兄长的威严地位不保,不行,他得说点什么维护尊严。

然后被他弟弟粗暴打断:

“手也给我管住了,不许乱写诗词得罪人。”

苏轼张嘴就要反驳。

又又又一次被弟弟打断:

“除非你想像天幕说的那样,以后咱们兄弟俩十年见一次面,多见两次就天人永隔。”

苏轼不说话了。

虽然发表自己的政见观点很重要,但弟弟也很重要。而且乌台诗案的后果确实太严重,他也无法保证再来一次他就能留下一条命来。

未来的他决定把妻儿丢给弟弟养是无奈之举,现在知道弟弟以后压力那么大,他也不忍心再冒险。

算了,大不了他以后就在心里骂,不写下来。就算要写,也得藏藏好,或者等那群人死了再写。

只要他努力多活几年,总能活过那群构陷他的小人,到时候就可以随便写文章骂他们了。

【最后,以苏轼在狱中写给弟弟的一句诗作为这个故事的结尾:[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祝愿两位日后幸福安泰,年年岁岁长相聚。】2

苏轼苏辙齐声道:“多谢!”

苏辙借口更衣,回房悄悄把这句诗写了下来,晾干墨汁后夹在了自己最爱的诗集里。

回来的时候,天幕上已经开始讲述下一个故事了。

兄长的表情看起来有点奇怪。

苏辙之前把音量调小了,没注意天幕在说什么,见状疑惑地问道:

“怎么了?天幕在说什么?”

苏轼一脸生无可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