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37章(第3页)
当一天这些被真实的展现到自己面前的时候,没有人能够轻易接受,他们明明知道这一切的不公,可偏偏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先生,难道这几千年来这些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叔均无声的点点头,算是默认了这一切。
“可是先生,凭什么呀?凭什么男性可以三妻四妾,女性就得贞洁守寡,明明大家都是一样的的,人。”
“其实真正倡导殉节是自明朝开始的,以前虽然也有,却不似这般疯狂,特别是到了清朝,其风俗尤甚。”
曲雅知道这些事叔均不好回答,而她的确是系统研究过这些的,而且她的确希望有人能继续她当年的理想。
“程朱理学!朱熹他……”
徐瑶原想说,有病吧,可想起自己的先生,后面的字吞了回去。
“徐瑶,你真的想要改变吗?”
“是!学生想要为这个腐朽的社会做些什么,学生不愿虚度一生。”
叔均知道这个时代的学生大多是不甘的,他们是这个时代最早接触西方新思想的,也见证了腐朽落后的社会。
他们迫切的想要改变这个社会,怀揣着希望想为这个社会寻觅一条可以前行的道路,从四十年前到今日,从他们那一代到如今这一代。
叔均其实并不意外徐瑶的选择,相反他很欣赏这样的青年,可他的经历告诉他,这条路并不好走。
快了不行,慢的不行,能够在适时的时代做适合的事,太难了。
“你有想过怎么做吗?”
“学生没想过。”
她是百年后的受益者,可若是让她突然做百年前的开拓者,她同样会陷入迷惘。
柳叔均自觉无法为徐瑶指一条路,他自己本就是失路人,年轻人的路,得靠他们去探索,这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的事。
“一条一条试,古今中外总有一条适合的。”
徐瑶觉得先生说这句话时,不像是对她说得,更像是对自己说的。
这一个没有答案的谈话。
她知道这个国家未来的道路,那唯一的适合的道路,必将由着无数仁人志士去铺就。
可她不知道自己的路,乱世之中,个人命运的浮沉同样是一个迷题。
这个冬天过的很快,徐瑶似乎又恢复了以前那个开朗活泼的小姑娘的模样,学习、斗嘴、偶尔和朋友聚聚。
看起来似乎和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也没什么两样,只是科技没那么发达,将玩乐的时间全用来了学习。
严邵有时也会好奇,学习真的那么有趣吗?似乎徐瑶每一天都手不释卷,并严重怀疑,现代的徐瑶会不会是个学霸?
“无聊。”
这就是徐瑶的答案,没有奶茶,没有手机,没有电影,没有综艺,这样的生活,除了看书,还能干什么?
到了新学期的时候,值得庆幸的是,燕京女子师范中的课程中,增加了许多知识性和专业性课程,还从燕大聘请了许多教授。
换句话说,燕京女子师范效仿燕京大学进行了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