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61章(第2页)
“好,你去吧。”
对于青年学子,黎先生总是格外的宽容,他体谅着这份师生之情,虽然他与叔均先生并不相熟,可也是钦佩其学问的。
徐瑶一页一页的整理,每一个字都看的异常的熟悉,却又是如此的陌生,或许是因为写字的人已经故去了。
张师是从学生赵侃那里得知柳叔均死讯的,微微怔了一下,他与叔均相交相识,有着亦师亦友的情分。
但两人最终还是走向了决裂,他们之间有着太多关联的人,甚至有着共同的弟子——赵侃,哪里能够做到不闻不问呢!
只是寒心叔均政治上的屡次失足,但他又明白叔均因为家族的原因,太过急功近利,以至于迷失了本心,少年成名,于他未必是件好事。
叔均出生江南的一个儒学世家,家学显赫,然而于科举之上却屡屡不得志,其家人对他寄予厚望。
而他也不负众望,年纪轻轻便考去了举人,虽然最后会试失利,可他毕竟未及弱冠,可惜命运弄人,第二年清政府便取消了科举制。
这也算是绝了叔均的后路,此后他背叛革命,四处为幕僚,未必不是出于光宗耀祖的心思,只是叔均终究不过是一介文人罢了,如何是那群政客的对手。
一介文人,纵使声名显赫,对于政客来说也不过是他们用来争权夺利的工具。
学问这东西,是最容不得虚假的,需要一点一点苦心积累,真想做出一点东西,是需要极大的苦工的。
只可惜这样辛苦积累的声名,叔均却不知珍惜,甘愿被那些政客所利用,对此,张师也只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叔均死矣!”
也不知是感慨其人多变,还是惋惜其人早逝,只是短短的一句,却也算是最后的作别了。
身为旧友,他并没有为叔均送上挽联,毕竟当年叔均变节一事的确是两人之间的一道不可弥补的嫌隙。
他可以奔走保全叔均的性命,却始终无法原谅他曾经的变节,他于叔均,也算是全了当初的那份情谊。
救他,不过是为了保存文化的种子,不忍见他那满身学问就此消失,可因病离世,却是天意,他已无甚可对那人说的了。
徐瑶刚从图书馆出来,便听见有学生在议论什么,心中奇怪,覃仪便看到了她。
“易之,你快去看看吧。”
“怎么了?”
徐瑶见覃仪神色慌张,一面跟着覃仪朝校门口走去,一面询问具体去。
原来是师母,不知何故突然在校门口痛哭,呈疯癫状态,引得人纷纷议论。
覃仪因为徐瑶来学校的时候,偶然瞥到了一眼,由此就来图书馆寻人。
徐瑶皱着眉头,暗想,严邵的确不怎么靠谱,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拨开人群,徐瑶扶起了正在哭泣的师母,擦干师母脸上的泪珠,短短数日,她那个风韵艳丽的师母便已憔悴的似五六十的妇人了。
“师母,我们回去吧。”
“阿瑶,我们不等你老师了吗?他这会应该下课回家了才是,他是不是又忘了时间?我们去找闰郎,好吗?”
徐瑶闻言别过头,鼻头微微泛酸,强忍下眼眶中的泪。
想起先生生前常因为编书日晚,忘记了回家吃饭,总让师母着她来寻。
只是如今先生真的已经不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