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第4页)
【做成牛轧糖啊。用油把棉花糖炒化了,加上花生、红枣之类的馅儿,放凉后切成块,比棉花糖好吃,还容易保存。】
穆音一边想着,一边咽了下口水。这些现代的零食,怕是很难再吃到了。
穆母交代穆思清:“你留下来,和铺子里的师傅合计一下,把这批棉花糖处理了。”
有穆音的思路,和果脯师傅商量出个好口味的做法,不算难事。这种糖果从未在市面上见过,若是做好了,又能帮穆家赚上一大笔。
穆思清遵照母亲的意思,留了下来。穆音左右看看,屁颠儿屁颠儿跟着母亲走了。
穆母带着她继续巡铺,一路给她讲解各种生意上的门道。穆音听着颇有意思,用了些心思一一记下。
巡完5、6间铺子后,她们来到迄今为止最豪华最精致的铺面——嫣红阁,是青城县最有名的首饰铺子。
穆音跟着母亲下马车,就看到一位身穿玫红裙袄、打扮妖艳的少妇等在门口。穆音嘴角抽了抽:
【看这打扮,不知情的,还以为我们来了妓院,老鸨亲自接待呢。】
穆母嘴角也跟着抽了抽,拉过穆音介绍:“这是你小姑,城东李家的长媳,穆美春。”
穆音依着古人的习俗,弯了弯膝盖行了礼。
“哟,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穆美春甩了甩手里的帕子,一双丹凤眼斜着瞧人:“平日里嫂子是最注重颜面的,今儿怎么把这个哑巴带出来了?平白让客人瞧见了笑话。”
这个嘲讽的语气一出,穆音想起了原书的剧情。
穆美春早年嫁人时,穆光成才刚刚搭起生意的摊子。有一回货物积压多了,资金周转不灵,想找自己妹妹周转下。
未料穆美春一头哭着穷,一头把消息透露给他的竞争对手,让他失了生意先机,白白赔了一大笔。
后来穆光成改了行,生意才慢慢起色,一步步做到今天的地步。
几年前,穆美春儿子李琼考上了秀才,她就巴巴得跑到穆家套近乎。
说让两家多走动,儿子以后做了官,也能护着穆家的生意。商贾到底是社会底层,再有钱也脱不了铜臭的俗气,有个秀才侄子,说出去也体面。
穆光成自然没听她那一套胡扯。不过看在血亲的份上,到底给了她一个铺子打理,也好补贴一下不宽裕的李家。
【原来是个吃里扒外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穆音心里总结了一下。
穆母拉着穆音的手往铺子里走:“穆家的儿女,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我的骄傲。说不了话怎么了?比那些长了张嘴乱喷粪的强得多。”
她一直不喜欢这个小姑子,奈何碍着丈夫的关系,一直睁只眼闭只眼。
穆音跟着穆母进了店铺,满眼明晃晃的【假】字争先恐后在她眼前跳来跳去。
她一下被扑面而来的字晃了神,倒吸了口气。
【妈呀!】
穆母回头看了眼穆音,见她又没声音了,才继续带她进了店铺后厅。
她坐定后,对着跟进来的穆美春说:“把这个月的账本拿来。”
账本一来,一个明晃晃的【假】字在上面漂浮。
看到这个字,穆音想起来:
【对了,穆美春拿着店里营收中饱私囊。账本上流水惨淡,她李家倒是日进斗金。】
穆母眼睛一瞪,一口气差点没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