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页)
摇光“嗳”了声,将话应下了,迟疑着说:“我并非是御前侍奉之人,贸然过去不懂礼数,冲撞了万岁爷更是我的罪过了。不如还是劳烦谙达,我将药送到养心门就折回来如何?”
李长顺掖着手笑道:“姑娘这不是为难我。先前还得多谢姑娘,在老主子跟前替我说上话、解了围。不管姑娘有意无意,这个恩情我记下了。您瞧,老主子也说了,得是您伺候万岁爷上药,您把药交了我就走,不说我,您回来且如何向老主子复命呢?”李长顺知道她这是怕什么,紧着小声道:“我心里明白姑娘的顾虑,姑娘不必怕。一来咱们万岁爷最是温存的人,主子爷心里有杆秤,既然准许了姑娘留在老主子跟前伺候,自然不会再为难姑娘。说句不大中听的,塞大人犯了再大的过错,也不该让姑娘一个人担着。主子爷不是这样不讲理随意甩脸子的人,日后久了,姑娘慢慢地就会知道。”
日后久了?还有什么日后。她见着皇帝就发怵,且不说旁的,敢朝皇帝叫上一声谙达,那位万岁爷没立时叫人把她给拖出去砍了,就是她福大命大。
不过也隐隐透漏出几分孩子气般的快乐,就像是报了什么仇一样。她知道谙达与寻常男子不一样的地方,她这样叫皇帝,能够把那位万岁爷气上一气,让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虽然见了面得装出一副谨小慎微的式样来,背地里可就差偷着叫好了。
所以纵然长辈们逢人就夸她体面周全,她几个哥子却很不以为然。用他们的话来说,那是心里憋着坏呢!若是旗下的姑奶奶们来比比坏,他们家的不号第一,他们头一个不服。你看她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就知道她在心里憋着主意。
李长顺是皇帝跟前的老人,御药房的太医自然眼熟,客客气气查验了一遍方子,又挥笔增了几味药,命人紧着抓来和好,装在青花小瓷盒里,给摇光接过。
往御药房一番周折,出来时雪仍未停,反而有往大了下的势头。琉璃瓦上也覆盖了好大一层雪,就着昏昏的天色看去,像是一条巨龙,匍匐在高高的宫墙上,蜿蜒着向远处去。摇光立在檐下撑伞,顺势朝外张望,鹅毛般大的雪花铺天盖地,洒在这片茫茫宫宇,令人分不清来处,也不知该往哪里去。
李长顺不敢耽搁,引着摇光进了养心门,刚到阶下就有小太监迎上来替他们接伞,李长顺亲自接了摇光的伞,一并递给小太监,望暖阁的方向轻轻努了努嘴,问:“眼下谁在主子爷跟前听差呢?”
“是德谙达,这不刚进过酒膳,在东暖阁炕上看书呢。哟,这位姐姐是打哪儿来?”
李长顺啐了一声,压低了声音,骂道没王法的东西,“油嘴滑舌,满口混唚,逢着人就乱叫一气!把伞收了去是正经,又好现什么眼!”
“大年下的,可不兴发火。”眼见着敬事房的赵成信领着一路人远远过来,李长顺便知道离戌正不远了。老哥俩互相道了吉祥,赵成信掖着手立在廊下,也不多问。他生得有福相,圆头大耳,立在当地就跟一尊弥勒入定一样。他脾气好,人心善,也不爱摆架子拿乔,因此人后都称他一声“弥勒赵”。
敬事房的人就该有这样的本事,前头是皇帝,后头是六宫的主子们,笑起来得和和气气的,去耳房传旨的时候,那些不顺心的主子们瞧了,朝你也生不起气来。
正说着,德佑躬着身子,慢慢地从东暖阁里退出来了。厚密的帘子随着他的走动露出一条细缝,摇曳着一片煌煌的光彩,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赵成信听见响动,醒神领着人往暖阁里去了,跟着他的小太监们皆训练有素,高高地捧着盛有绿头牌的檀红填漆大盘,走起路来稳当而无声,只听见皂靴触地那一霎极其轻微而迅速的声响。暖阁里的光辗转在绿头签上,沉红与翡绿相衬,隐隐露出描金的云纹,倒生出一番肃穆庄严的气象。再回过神来,厚厚的帘子已经撂下了,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
德佑是李长顺手下的徒弟,侧着身等赵成信领人进了暖阁,才快步迎上来朝李长顺打了个千儿,堆着笑道:“外头这么冷的天儿,劳累师傅受了冻了。您老人家下午晌不在,主子爷还问您来着。”
李长顺摆了摆手,“老主子有话问,上慈宁宫听了半日差。”小太监捧着干净靴子上前,半跪着替他换,摇光适时转过身去。冬日里天黑的早,天色已看不见几分亮。养心殿廊下原本设着硕大的灯笼,此时过了上灯的时候,一重重光影层叠间错,却一丝不苟,远远望过去,倒像是一滩浓得化不开的金粉。
天子起居之所,原是如此规整堂皇,高不可攀。
李长顺借着小太监的肩头蹬了一脚靴子,拾掇好了才轻嗽一声,“姑娘受累了,再略等一等,我便引姑娘进去。”
摇光捧着药盒回过身来,朝李长顺轻轻纳了个福。德佑知道她是慈宁宫太皇太后身边的人,且连李长顺也叫她声姑娘,益发不敢慢待,欠着身子站在一旁,并不多话。
不过片刻,弥勒赵领头从东暖阁里出来了,李长顺遥遥望了一眼,只见弥勒赵朝他抬了一根指头,便知道今儿又是叫去。两下里不再过分地扯闲话,弥勒赵的那帮人还是那样轻的步子,一溜儿上围房去了。
皇帝八岁上掌过大宝,十八岁上亲政,先头元皇后不寿,皇帝于后宫客气又淡薄,如今摄六宫事的钟粹宫贵妃是额讷大人的闺女,老姓托奇楚氏的,皇帝也格外看重些。余下的嫔妃,不过是太皇太后早年选的房里人,也有些近年选秀选上的,给了位份尊荣,居于东西六宫。
如今前朝动荡得很,刚办完舒宜里氏,且清杀了好几个勋贵大臣,顾命大臣、旗中勋贵、宗室们不错眼地盯着呢,皇帝又勤政,从未懈怠了去,每日有看不完的书批不完的折子,哪还有心思分给六宫?因而叫去是常事。
李长顺抚平衣裳上的褶子,又正一正暖帽,说了声“姑娘请随我来吧”,便引着摇光,躬身进了东暖阁。
因已沐浴洗漱毕,皇帝只穿了一件鸦青色江绸暗团龙纹锦袍,盘腿坐在东暖阁窗下的炕上,硕大的玻璃窗透着沉沉的夜色,将外头看得分明。
皇帝本就生得清贵俊朗,在灯下更衬得面若冠玉。他此时正执着一卷《古史辑要》,散漫地瞧。
第7章若只初见
摇光不敢抬头,亦步亦趋地跟着李长顺踩在栽绒的地衣上,乍一进来,只觉得明亮夺目,一室暖洋如春。掐丝珐琅炉里不知焚的是什么香,热烈而芬芳,花香与果木香和宜地混在一起,令人觉得通体舒畅。
在外头走得久了,鞋袜边缘便湿浸浸的,此时暖阁里的炭火一烘,愈发粘腻在一处。身上虽逐渐暖和了起来,双足却仿佛冻在冰窟窿里。
李长顺领着摇光请了个安,口道:“奴才给主子请安。慈宁宫太皇太后召奴才去,问万岁爷身上好?奴才说万岁爷很好,太皇太后教奴才仔细伺候。”
皇帝颇淡地“嗯”了一声,说“伊立吧”,手上的书极慢翻过一页,那书页轻脆,在翻动间便发出“哗”地一声,潋滟烛光铺陈在红阑纸页上,倏忽荡漾出极美的一泓。
皇帝面色倒是如常,还是那样沉稳的声音,不疾不徐,“朕被烫着的事,老祖宗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