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院子里一栋两层小楼,穿过过堂,后院一片空地,中间一条石子路,两侧摆满大缸。石子路那头是个平房,里头有筛粮食的大筛子,有藏酒的地窖……这里以前就是酒坊。

最绝的,酒坊后门正对西市闹区,酒肆、茶摊不少。

前店后住,亏她能找到这么个地方。

陈宜满腔热血,撸起袖子收拾屋子。

“搭把手。”梁芨喊陈宜。

两人把八仙桌抬到前院,趁左右无人,梁芨喊住陈宜。

“趁你姑姑不在,我问你,你到底对董参什么打算?”

“我也趁姑姑不在,跟您交个底,”她随手擦干净一把凳子坐下,“不日我们就能回庐州,董参说要跟我回去,我觉得不大可能,就答应他等到了庐州,跟他试试。”

信息量太大,梁太医转了两圈才明白,“你觉得他不错,又不甘心是他。”

陈宜着实觉得身边人精太多,太阳穴发涨,喊着“头疼”,就遁了。

半个月后,河西特赦的布告贴出,陈宜一家的名字果在其中。董参收拾好包裹,当天嚷嚷要出发,陈宜好不容易安抚下来,九酝春酿了一半,至少等这批酒起窖,卖干净了再说。

为此,董家父母特地来道谢,求着陈宜再劝劝董参,他们深耕河西,三代单传,实在不能跑那么远安家。

董参也很有劲儿头,忙着跑各家酒楼,以保善堂名誉担保陈宜的酒将风靡全城,绝不让各位掌柜失望。

不到三天,竟签下三家酒楼,五十坛酒,将陈宜的酒卖个净干。

陈宜也很高兴,直到七天后,她才知道,生意不是这么谈的。想动别人的蛋糕,就得给别人更多的羹。

生意难做,小心火烛

靖远的酒匠不多,听说保善堂的少东家请人做酒,纷至沓来。

陈宜一一询问经历,竟没一个在这座旧酒坊做过,不禁惋惜,她还指望来个熟手帮大家熟悉场地。

她不贪多,也舍得薪酬,十二个人酿五十坛酒,正月里做工,全部给了双倍酬金,工匠们老实手勤,细细指导下也算进展顺利。

七天后,第一次起酒,酒香四溢。

不到中午,酒坊的门被敲了近十次,有酒饕,也有西市的商户。一传十十传百,挂名兰春酿的九酝春,还未面市,已声势浩大,吊足酒客胃口。

然而当夜,陈宜正做美梦,房门被表兄梁直踹开。

“小宜!事发突然,顾不得避嫌。”他连人带被子,一把裹住,扛在肩上。

“什么?”

可怜陈宜刚梦到坐上花轿,还没看清娶自己的是谁,莫名其妙轿子翻了,天旋地转之下,她睁开眼,满目仓皇。

后院火势滔天,姑父发丝散乱,怀里抱着空水桶,从过堂奔出;姑姑坐在台阶上哭,捂唇低头,见陈宜出来紧紧将她抱在怀里。

更夫敲锣,从巷子远处过来,后头跟了好些官兵,都抱着水桶,冲进院子。

陈宜脑子昏沉,以为自己还没梦醒,狠狠掐自己,痛得倒吸冷气,才接受事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