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第2页)
不过,他们又想到这次神迹提到的名字,便将视线移在了朱棣和朱权的身上。
来回打量的动作丝毫不掩饰,明
晃晃的告知在场人他的想法。
甚至,还很感慨的问道:“四弟,你觉得你诈骗了十七弟什么吗?”
这般的态度仿佛方才的怒气都是虚假的,但朱棣却可以看出来他只不过是将怒气压制在心底,只要有人再提起,那股气息又会爆发出来。
对此,朱棣给出切实可行的答案:“我也不知道我那个时候做了什么,如果你想要知道可以先看看神迹,估计就能了解了。”
没有想过能得到想要的答案,朱樉也不在意。
他将视线从朱棣的身上移到神迹投影虚像,意图很明显。
在场的其他人也将视线移到神迹投影,打算看看后人们说的他那好侄儿到底是怎么的蠢毒。
【明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因为太子朱标早逝、皇嫡长孙朱雄英早逝,曾庶长子后生母被扶正成为嫡子被立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即位,开始着力削藩政策。】
[云海之上:来了来了,建文帝提着砍刀朝着他的叔叔们走来了。]
[观湛水:前有“爷爷,我会好好对待叔叔的。”后就开始实现“叔叔,爷爷在地底下累了,你们也下去陪他吧。”]
[-2:说实话,要不是朱标和朱雄英早逝哪里有他朱允炆的事情啊!还有要是太子妃没有早逝,朱允炆他娘哪里能成为太子妃呢?哪里能成为嫡子呢?]
[小小小黛:我反正是对朱雄英的早逝有点疑惑,明明都长到八岁了,怎
么就突然没了。还有在太子妃去世后,就算是朱雄英去世,该考虑的也该是朱允熥,结果就查无此人了。说倒霉还是他倒霉,本来是个嫡子,结果吕氏扶正,身份就变尴尬了,也不知道老朱是怎么想的。]
[故里:可能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朱允熥吧,毕竟朱允炆从庶子变成嫡子以后,就成长孙了,至于太子妃原来生的孩子可能就觉得只是个孙子吧!说起来,不管是电视还是别的,他们好像就没有想过太子妃生了两个孩子,似乎只有个朱允炆,搞得我一度都以为太子妃只生过一个孩子还早逝了。]
本来还想着神迹投影讲述的内容进入主题了,没想到她们又聊起朱家的那些事。
不过,对于各朝代观看的人来说,这些被议论的内容也不是那么无趣。
尤其是在原配死亡后将妾氏扶正后的行为使得原配的孩子落得的下场更让人感兴趣。
“感觉男人就是那么副德性,真不能依靠他们。”身处于后院的一些女子对待这种事情心里非常有感触。
甚至是某些皇家后妃想到自己死亡后,子女也像是神迹投影中形容的那般情况,就觉得不能够随便放弃生活。毕竟,子女除了自己会关心以外,也没有别的人会像她们重视了。
至于丈夫,那更不可能了。或许对他们而言,儿子不在乎是哪个女人生的,对他们来讲,都是亲子。
一想到在自己死亡后,
孩子得不到好的照顾,还在别的女人手底下生活,过着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日子,就格外的心痛。
好比此时她们听到的这些讨论,她们觉得这个太子妃如果知道自己死后孩子落得早逝,肯定也不会就那么撒手不管。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太子妃常氏一听朱雄英八岁就离世,就忍不住伸出手抱住他。
八岁啊!怎么就那样小没了呢?还有小儿子查无此人是什么意思?难道在她离世后太子没有将他们的子女照顾好吗?
一时之间,常氏有点想要知道在那些后世之人所知道的历史里,她的女儿们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然而,她所希望的事情并没有听到。她们仍然在说着朱允炆的某些行为,说着若是她还有雄英没有早逝,那么就没有朱允炆的事了。
说着她那还在腹中的小儿子,想到这点,常氏也觉得有些心情复杂。怎么她的大儿子去世后,她的小儿子就成为不被提及的存在了呢?
虽然她知道,有继妃后,原配的孩子会受到什么样的对待。可真的了解到那样的事情后,让常氏忍不住咬牙,为了雄英和小儿子,她绝不能就那么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