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 42 章(第2页)
人不自救,就只剩下灰飞烟灭的下场。
顾长浥从小也没表现出过什么对神佛的敬畏,还没成人就让他送到国外去了,姜颂还以为他也是无神论者。
上车的时候姜颂才发现周秘书也在,大概心里头就有谱了。
顾长浥现在正式转战国内市场,大约是入乡随俗,要去给今年的生意讨个好彩头。
积福寺算是当地据说最灵验、善男信女最多的寺院了,坐落在城郊的和日山上,一年到头香火不断。
十五是个正日子。
姜颂他们停好车的时候天都还没亮,山脚下就已经聚满了来上香祈福的车辆。
和日山不高,但从山下到正殿有近千个台阶。
姜颂一身懒骨头,也没什么好求,“我不拜佛,你们上去就行了,我回停车场等你们。”
“不行。”顾长浥抓着他的手肘,“你必须得跟我一起上去。”
姜颂想名利场上那些事我又不跟着你掺和,我上去也是白上去。
他想了个委婉的说法:“我上去实在帮不上什么忙,菩萨就算看见我,也未必能觉得你心诚。”
“你现在是我公司里的员工,我又不是让你给我送礼行贿。我就让你陪我走两步路,也不行吗?”顾长浥话说得强硬,眼睛却是微微向下垂着。
他这几句话说得姜颂都有点屈心。
人家债主在家做了半个月饭了,他连这两步都不陪着走,似乎是有些说不过去。
但姜颂体力在那摆着,走了没两百级台阶就已经出了一身汗。
“你再往上走几层,”顾长浥托住他一边的手肘,“走到‘小望月’就行了。”
姜颂听说过,“小望月”大约在半山腰上,其实就是就是给香客们歇脚准备返程的地方。
有人从山顶下来,有人登到这里就直接下山。
和日山的前半程每百来级台阶就有一处佛殿,后半程却只有山顶上一座“百岁无忧殿”。
从“小望月”到山顶一共三百多层台阶,人们三拜九叩上去,求名求利,求子孙求姻缘,求平安。
来和日山的人多,但真的要上山顶的却寥寥无几。
姜颂觉得其实也很好理解,前半程能求的神佛那么多,该求的都求得差不多了,何必要花上小半天跪拜磕头?
但是顾长浥要上去,他也不能拦着人家心诚。
毕竟赚钱是大事。
到“小望月”的时候,姜颂还以为周秘书会跟着顾长浥上去,结果却见他跟自己一起留下了。
姜颂怕给他惹麻烦,并不跟周秘书打听顾长浥的事,只是拽着他闲聊了一会儿。
周秘书背着的书包跟个百宝箱一样,一会儿掏出来一杯热糖水,一会儿掏出来两只素包子。
“姜先生,您饿了吗?”周秘书隔不了一会儿就问问他,“我这还带了黄金糕。”
姜颂也不知道这小秘书是不是跟着顾长浥的时候也这么能操心,笑眯眯地问他:“你怎么老觉得我饿呀?我看上去很能吃吗?”
“顾总说您胃口不好,少食多餐不能饿着。”小秘书一本正经的,“而且这一路上山消耗很大吧。”
姜颂忍不住逗他,“你知道我欠着你们顾总很多钱吧?这一口一口吃下去,岂不是越欠越多?”
周秘书依旧认认真真地回答他:“顾总说了,您的资金即将全部冻结。平常衣食住行产生的花销都由他承担,工资也由他亲自发放。”
姜颂猛地一下没能从这个沉重的打击中回过神来,“什么意思?我的钱以后由他管着?”
“准确的说,从明天起到顾总给您发工资之前,您的资产是清零的。”周秘书很严谨。
“行,”姜颂早就具备了苦中作乐的基本素质,很快调整过来,“至少你们公司还是包吃包住的。”
周秘书点点头,“还有衣服、差旅和其他消耗。”
姜颂不知道要跟小秘书再说点什么好,咬着后槽牙开始到“小望月”的殿里看看。
“小望月”里其实也供着一座财神,前面的蒲团上跪了一溜香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