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1页)
四十二、梁章巨何故抑髯翁
历来谈大观楼长联的人,都是认为孙髯翁的原作胜于阮元的改作的。只有梁章巨独持异见。他在《楹联丛话》中说孙的长联“传诵海内,虽一纵一横,其气足以举之,究未免冗长之讥也。”他把两联并录,一方面批评孙的原作写滇池中实境“用替字反嫌妆点”;一方面对“彼都人士”(指滇人)对阮元改作的“啧有烦言”表示不能同意,“因并录于右,以质观者。”大公报老作者徐克弱兄以前曾在他的《灯边杂笔》专栏,写了一篇《大观楼长联有二》的文章,洋洋数千言,详论二者优劣,说“梁章巨为了替他(阮元)捧场,而对孙髯翁原作所作的讥弹,难以叫人心服。”
其实若明了梁章巨和阮元的关系,则梁之捧阮抑孙,也是无足为怪的。盖阮元是梁章巨的老师也。梁的《楹联丛话》中就有一条《贺云台师加衔联》说“云台师以今年丙午乡试,重宴鹿鸣,大吏奏入,得优旨,晋加太傅衔,并有三赴鹿鸣之望,荣宠极矣。按吾师本以太子太保原衔,越加七级而至太傅,如斯旷典,前此所未闻也。”其联云:
异数超七阶,帝眷东山谢太傅;
嘉宾伫三肄,天留南国鲁灵光。
《丛话》中也有说明,阮元是在他的改作被“撤去”后,以“改本寄示”他的,他又怎能不为老师捧场呢?
四十三、大观楼长联译文
大观楼长联用的是文言,其中且有典故,对古典文学没有多大研究的读者,恐怕不大好懂。近人有将它译为语体文的,录在下面,以供参阅。
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奔来我的眼底。迎风披衣,推开头巾,这一片茫茫无边的山水多么叫人欣喜啊!请看:那东边的金马山像神骏跃奔;那西边的碧鸡山如凤鸟起飞;那北边的蛇山似长蛇蜿蜒;那南边的鹤山宛然白鹤翱翔。文人雅士不妨选胜境作一次登临吧。踏上那湖中美丽的螺州,欣赏在清风中摇曳着的垂柳,仿佛少女梳装的鬟髻和轻轻拂面的双鬓。更有那漫天遍地的芦苇,其间点缀着翡翠般的飞鸟和红霞双抹。尽情地观赏吧,请不要辜负了,那滇池四围飘香的稻田,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长夏的亭亭芙蓉,三春的依依杨柳。
数千年的往事,注入我的心头,举起酒杯,神游于缥渺的太空,俯览古往今来的兴衰事迹──很可惜,那如滚滚大江流去的英雄们,而今谁在?试想:汉武帝操习战船,打通西南通途;唐代统一南诏,立铁柱刻书功德;宋太祖挥动玉斧,观看版图;元世祖跨皮筏渡过金沙江,一统六诏山河……历史上这些英雄们的伟烈丰功,何等辉煌灿烂,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却如画栋上萦绕的朝云,来不及卷起珠帘,就消逝在萧萧暮雨中了。他们泐功的碑碣折断了、残破了,都让那傍晚的苍烟和落日的余照去收拾吧!他们赢得的不过是:几杵稀疏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鱼火,两行惊起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六诏”是古代国名,占有今云南和四川的西南部之地,据辞典解释,“蛮语”“称王为诏”。大观楼长联的下联是写云南历史的,比上联更难译得精确。如“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四句,在语体文译中就用了五十多个字,也只不过只能简单叙述史实。整幅长联的译文长达五百字,有若干还是意译的。论“韵味”尚未能完全表达原文之妙,但也算译得不错了。
四十四、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据中国新闻社报道,黄鹤楼的重建工程已在进行。黄鹤楼是武昌的历史名胜,建于黄鹄矶上,俯瞰江汉,极目千里。得名由来,说法有二。一说是根据神话传说,云有仙人王子安或费文祎曾乘黄鹤过此。另一说则云黄鹄矶本名黄鹤矶,楼因山而得名(一九八一年出版之《中国名胜词典》持此说)。
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二二三),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六十年,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屡建屡毁,凡十次之多。最后一次则建于清同治九年(一八七零),焚毁于清光绪十年(一八八四),此次重建为历史上,同治八年(一八六九)任湖广总督,他的联云:
数千里奔湍激浪,到此楼前,公暇一凭栏,江汉双流相映照;
十余年人物英雄,恍如梦幻,我来重访鹤,沧桑三度记曾经。
官阶是李高,联语也是他的长,但我觉得还是胡林翼那副较有情致,可云是以少许胜多许。
顺带一提清代有关督、抚的官制,以便读者明了湖广总督和湖北巡抚的职权如何划分。总督的官阶是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从一品。巡抚的官阶是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
清代的总督是地方最高长官,综理军民要政,官阶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为从一品。但事实上,有清一代,总督加此衔头已成定例。总督多管辖两省,如湖广总督管辖湖北湖南,两广总督管辖广东、广西。但也有只管一省(如直隶总督、四川总督)及管辖三省的(如东三省总督)。不过直隶总督虽然只管一省,但因为京城在它的省境内,却等于是总督的“班头”。巡抚则是省级的长官,只管一省的政事。论官阶也比总督低一级。不过巡抚却并非总督下属,公文往来,仍是属于平行的。官场习惯,称总督为“制军”,称巡抚为“抚台”。督抚上任,都称“开府”。巡抚的驻地在省城,总督的驻地则有特别规定。湖广总督驻在武昌,与湖北巡抚同一驻地。(这样的例子叫督抚同城,碰上这样情况,常有督抚争权之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