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亲(第2页)
先帝欣然应允,让他在京城过完中秋后动身前往封地。
但是那年中秋夜宴时,王府燃起一场离奇大火,淮安王与王妃皆葬身于大火中,不久后先帝便暴毙,年仅十岁的幼子刘濯即位,朝局自此一直动荡不安。
淮安王贤名远扬,政绩赫赫,一直深受民众爱戴,他的死亡比先帝驾崩更令百姓悲恸,三教九流遍着缟素,哭声响彻长夜。
更何况是他多年来掌上明珠般养大的独女盛辞。
她那晚偷偷跑出去赏民间的灯花会,侥幸躲过了大火。这些年来,她一直在调查当年大火的真相。淮安王多年来涉及的势力错综复杂,她不信那只是意外。
从往事回过神来,盛辞只觉胸口气闷。
她随手拿起名册翻了翻,突然注意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温虞?”
太后过来瞧了一眼:“是那个‘花间君子’?”
看来她老人家在深宫没少打听民间事解闷,似乎早就有所耳闻:“听说是殷家小女属意的那位?她从前还求过濯儿赐婚……他一个小门小户出身的谋士,怎么也能上名册?”
负责录名册上来的大太监一脸心虚,结结巴巴地解释:“这位公子长得那可是真俊,又对郡主殿下痴心一片,求了好久奴才才破例写上的。太后娘娘明鉴,奴才可真的不是为了银子啊!”
太后愠怒地瞪他一眼,大太监赔着笑说了许多好话。
盛辞手中把玩着玉盏,心中思绪飞转。那日出宫后她就开始着重调查此人,暗探传回消息,贺子骞失踪之前最后一次露面,就在他常住的惜霜楼。
既然他送上门来……不如等轮到了他,将计就计?
她对一边候着的宫人招了招手:“下一位公子呢?叫他上来。”
这一位上来的,正是方才太后口中那位殷氏小女的哥哥,殷氏长公子殷扶竹。
他正大肆吹嘘着自己带来的那几匹赤凤天蚕锦如何如何,中途喝口水的间隙,突然注意到了身后一个仆从。
他将这人横看竖看,总觉得陌生,奇道:“咦?你是新来的?我怎么好像从前没见过……啊!”
只闻一声惨叫,那个仆从模样的人凶相毕露,不知从哪抽出一把长剑,当胸一剑刺中殷扶竹,登时血流如注。
有刺客!
四周都是宫女太监,一片惊慌尖叫声之间,只有几个忠心的老奴护住了太后,没人敢上前动手拦着。眼看那人又一剑破空刺来,直冲盛辞,她眉峰一凛,闪身躲开。
那人一剑不中,立刻旋身追击,盛辞下意识摸到了贴身的短剑,想要迎战。
——不可!
电光火石之间,她一转念,生生止住了动作。
一个闺阁小姐怎么会有如此身手?这人选择大庭广众之下行刺,恐怕行凶是假,真正的意图是想要逼她露出破绽,让天下人对她的身份起疑。
盛辞咬着牙一避再避,几次险些被刺中。这人的一招一式都十分凌厉,这样退下去绝不是办法。
楼下的护卫军正匆忙往上赶来,那个刺客数次未中,但她这时已被逼到护栏处,退无可退,眼见对方狰狞着面目,刺出致命一击!
躲不开了……
盛辞下意识闭了闭眼,可想象中被利刃刺中的剧痛却并未到来,她再睁开眼,面前竟凭空出现一袭白衣的清隽身影。
有人为她挡下了这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