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决定出山(第3页)
讲道理,他肯定不怕。
但如果有人不愿意跟他讲道理呢?
从刚刚的谈话中,孙向阳就已经听出,沙宏成很有底气,但这种事情,不当面说清楚,问明白,他自己不放心。
“向阳,如果只是寻龙尺的事情,你尽管放心,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休想动你一根手指头,除非我先躺下,咽气了。”
这话,沙宏成说的很慢,但却很用力,也很认真。
并且他也没有大包大揽的说,不管孙向阳做什么,都会用命去保他。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说明他这话是真心的。
甚至旁边老支书跟他打了多年交道,自然明白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信不过,恐怕老支书都不会让他进这个院子,更不可能让他说这么多话。
“向阳,我跟姓沙的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他的话,还是能信的。”
老支书这会也点了点头。
顿时,沙宏成感激的看了他一眼。
这孙玉德,虽然命里缺德,但好歹眼睛没瞎,偶尔也能说句良心话。
“好,既然有沙支书担保,我愿意过去帮忙找水,可如果最后没找到水,这件事情怎么办?”
孙向阳虽然已经将寻龙尺技能化,也不敢保证百分百能找到水。
万一沙坪坝下面就没有水呢?
“向阳,不瞒你说,之前刘队长就跟我说了,就算再打一口井,她也没信心打出水来,让我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所以我知道,想在那边找到水,是真的难。
如果就连你也没找到,那就只能说明沙坪坝命中有此一劫,怨不得别人。
顶了天,我把家底砸光,从十几里外修个水渠,把水引过去。
反正不能让沙坪坝的人一直喝那些苦水。”
沙宏成这话明显掏心窝了,直接跟孙向阳言明,就算找不到水也不会怪他,之前答应他的事情,也都会照办。
而他说从十几里外修水渠引水,可见决心之大。
要知道,这里是黄土高原。
这里的地形是千沟万壑。
直线十几里,中间最少也有三五道沟。
水渠要是下沟,还怎么引水过去?
所以要么立墩子把水渠架起来,要么走弯路。
但无论哪一点,这个工程都不是一般的大,估计得由社里牵头才能做成。
这让孙向阳想到了红旗渠。
十万人,历经十年,削平了一千多座山头,开凿了数以百计的隧洞,总干渠近百公里,支渠斗渠加起来,一千多公里。
孙向阳记得,当时自己看那部纪录片的时候,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回荡:伟大!
心中的震撼更是久久不能平息。
当时网上有人提出,既然这么困难,为什么不搬走?
就如同现在的沙坪坝,风凉话可以随便说,既然没水,活不下去了,干嘛不搬走?
先不说故土难离,就算沙坪坝同意,又能搬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