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井的名字(第2页)
要不怎么说,姜是老的辣呢?
刚到家,张桂花饭也不做了,有些急切的问道。
孙向阳直接说道。
那可是生产队的社员,你开除一个试试?
人一多,心思一乱,管理起来就难了。
“她也不打算参加高考了。”
“这件事情你别管了,我来办,明天我就去社里要个老师的名额给你婆姨,至于学校,咱们现在还盖不起,就先拿几间窑洞出来,凑合凑合。
尤其是那些缺水严重的地方,一口水井,往往代表着活下去,更是一段艰辛的过去。
当然,双水湾弄个只有一二年级的小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看老支书的架势,显然不打算糊弄,也不打算偷偷的搞,而是准备弄那种真正有档案,有老师名额,社里认可的小学。
有了这番言传身教,孙向阳也是大有收获。
“好,等回头我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书婷。”
“对啊,都选好了,这会估摸着也都通知到了。”
被挑中的,自然是人人欢喜,要不是明天才去报到,今天的工分也没赚完,估计早就都跑了。
更何况,孝先,这两个字寓意也好。
孝敬先辈。
说到最后,张桂花忍不住问道:“你们三队怎么只要男的,不要妇女?”
“对,不过她的愿望是当个老师,所以我想着,等过两年咱们的日子宽裕点,就在双水湾盖所真正的小学,到时候她去当老师,也算满足她的心愿,也能帮着咱们双水湾培养出更多的大学生来。”
“咱们之间就不用这么客套了,更何况我这么做也是有私心的,尤其是你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决定留在双水湾。”
毕竟公司里,本就是精挑细选的员工,就算有不合格的,老板也有的是办法让你离开。
老支书有些意外。
但是关于这口井的名字,他却有些想法。
夸奖完,老支书便开始指点孙向阳怎么去当好这个生产队长。
尽管这个小学只有一二年级,可能只有两个班。
“她也不参加?”
得从别处找回来,让大家明白,第三生产队,到底是谁在当家做主。
哪怕社里来人,哪怕这个名字流传出去,也可以用这点解释。
我想着,那座窑洞院,是你爷爷当年开出来的,只不过当年没收那座窑洞,是社里下来的人,谁都没法子。
但有老支书这一出,到时候大家就会忍不住产生联想。
最后,还是老支书挑明,自己准备在井口刻字的事情。